行若独轮车,常畏大道覆。
止若员底器,常恐他物触。
行止既如此,安得不离俗。

注释:

行若独轮车,常畏大道覆。

止若员底器,常恐他物触。

行止既如此,安得不离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独轮车上的车轮、容器等物体,比喻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全诗以“行”和“止”为线索,通过对这两种状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

首句“行若独轮车,常畏大道覆”,形象地描绘了人在行进中的状态。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常常因为路面不平或障碍物而需要转弯或停车,这就像人在行走时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这里的“独轮车”象征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而“大道覆”则暗示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次句“止若员底器,常恐他物触”,进一步描绘了人在停下来时的状态。静止不动的时候,就像一个装满物品的容器一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这里的“员底器”比喻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而“他物触”则暗示着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第三句“行止既如此,安得不离俗”,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既然行和止都如此艰难和复杂,那么人又怎能不受世俗的影响和约束呢?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困境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车轮、容器等物体的形象描绘,以及对行、止两种状态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艰辛和复杂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勇于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