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选将持符节,内使宣时百辟听。
海北蛮夷来舞蹈,岭南封管送图经。
白鹇飞绕迎官舫,红槿开当宴客亭。
此处莫言多瘴疠,天边看取老人星。
【诗词正文】
圣朝选将持符节,内使宣时百辟听。
海北蛮夷来舞蹈,岭南封管送图经。
白鹇飞绕迎官舫,红槿开当宴客亭。
此处莫言多瘴疠,天边看取老人星。
【注释解释】
圣朝:这里指大唐盛世,即唐朝。
选:选拔、挑选。将:将领。持:拿着。符节:古代使者出行所持的信物。百辟:百位官员。
海北:指海南。蛮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来舞蹈:表示欢迎。
岭南:指广东、广西一带的南部地区。封管:一种公文,用于记录某地的地理情况。图经:地图。
白鹇(xiān):一种鸟。飞绕:围绕飞翔。迎官舫:迎接朝廷使者的船只。
红槿(jǐn):红色木槿花。当:面对。宴客亭:供宾客休息、宴饮的亭子。
此处:指岭南地方。莫言:不要以为……。多:多有、有很多。瘴疠(zhàng lì):南方湿热的地方,多瘴气和瘟疫。
天边:天空的边缘,比喻极远的地方。老人星:即牵牛星,又称“天枢”、“天王”,是二十八宿中的一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郑尚书的赠别诗。诗中表达了对郑尚书赴任广州的美好祝愿和对其在岭南任职期间的鼓励。
首句“圣朝选将持符节,内使宣时百辟听”描绘了郑尚书即将踏上征程的场景。圣朝是指大唐盛世,此时朝廷正需要优秀的将领来执掌军权。郑尚书手持皇帝颁发的符节,象征着他的身份和使命。内使宣时百辟听则意味着朝廷内外的官员都在关注这次任命,期待着郑尚书能够为国家带来新的气象。
颔联“海北蛮夷来舞蹈,岭南封管送图经”进一步描绘了郑尚书赴任后所面临的挑战。海北指的是南海以北的地区,而岭南则是广东、广西一带的南部地区。这里的“蛮夷”一词既指当地的少数民族,也隐含了郑尚书将面临的挑战。郑尚书不仅要应对这些挑战,还要完成绘制岭南地图的任务,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颈联“白鹇飞绕迎官舫,红槿开当宴客亭”则展现了郑尚书赴任后在当地受到的热情接待。白鹇和红槿都是岭南地区的珍稀鸟类,它们围绕着官船飞舞,为郑尚书的到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宴客亭则是当地官员和百姓欢聚一堂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设宴欢迎郑尚书。
尾联“此处莫言多瘴疠,天边看取老人星”是对郑尚书的寄语和鼓励。虽然岭南之地气候湿热,多有瘴气瘟疫,但郑尚书作为朝廷派来的使者,应该能够克服困难,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同时,尾联还借用了天边老人星的典故,寓意郑尚书在岭南任职期间,将会如同老人星一样,历经风雨却始终熠熠生辉,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