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北邙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的北邙山,表达了对生死、富贵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结构:
北邙行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首联“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描绘了洛阳北门北邙的道路和丧车的行驶场景。北邙山位于洛阳城北,是埋葬死者的地方。丧车在秋天的道路上缓缓行驶,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死亡的临近。
颔联“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描绘了人们为死者举行葬礼时的情景。车上的人齐声唱起了薤露歌,表示对死者的哀悼。高坟上的白土被清理干净,显示出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颈联“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描绘了人们在日复一日地为死者举行葬礼的情景。洛阳城中的人们纷纷前来送葬,人数越来越多,表现出人们对逝者的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无奈。
尾联“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尽管人们花费重金为死者立碑,但他们最终还是会成为别人家的柱子下的一块石头,象征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以北邙山为背景,通过对丧葬仪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富贵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