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诗句释义】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译文】
黄头鲜卑入侵洛阳,胡人在明堂上挥舞武器。
晋家天子沦为降虏,公卿们像牛羊一样奔逃。
紫陌上的旌旗下面旗帜相互碰撞,家家户户的鸡犬惊慌地跑上屋顶。
妇女们跟随乱兵走出家门,丈夫已经死去却不敢哭泣。
九州诸侯只顾自己保命,没有人带领军队来保护君主。
北方人因害怕胡人而大部分迁到南方,南方人说晋语到现在依然保留着。
【赏析】
永嘉行是一首揭露战争残酷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它通过对战乱中百姓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统治者无能、国家衰败的愤慨之情。诗中的“黄头鲜卑”指的是北魏的拓跋氏部落,他们在439年攻破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描绘了胡人在中原称霸的情景,以及晋朝官员的慌乱失措。“紫陌旌幡暗相触”则反映了战争导致的混乱局面。“妇人出门随乱兵”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破坏,“夫死眼前不敢哭”则反映了当时女性地位低下的现实。最后,“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揭示了国家内部的分裂和无力,而“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则表明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语言变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