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宫城南面有深山,尽将老幼藏其间。
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
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
诗词原文
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
宫城南面有深山,尽将老幼藏其间。
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
诗词注释
- 洛阳城头火曈曈:描绘了洛阳城的战火连天,火光映照天空的景象。
- 乱兵烧我天子宫:指董卓之乱期间,洛阳宫殿遭到焚烧破坏。
- 宫城南面有深山:暗示在洛阳城附近隐藏着一个深山,是百姓的避难所。
- 重岩为屋橡为食:形容人们在山中建造房屋和采集食物,生存条件艰难但顽强。
- 丁男夜行:描述成年男子夜晚出外寻找食物或情报的情景。
- 闻道官军犹掠人:得知官军仍在掠夺百姓,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持续存在。
诗词翻译
洛阳城中战火熊熊,火光照亮了整个天空,宫殿也被焚毁。城南有一个深山,人们藏在那里躲避战乱。他们用重岩作为房屋,以橡子为食,生活虽然艰苦却坚韧不拔。成年男子夜间外出寻找食物和情报,听闻官军仍在掠夺百姓,战争的痛苦仍未结束。
诗词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董卓之乱后洛阳城的景象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与象征手法,将战火中的废墟、深山中的避难所、人们的生存状态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深刻表达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人民在困境中仍保持坚韧的精神面貌。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画面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公,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相和歌辞·董逃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也能够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