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郡多殊称,无人不望回。
离城携客去,度岭担猿来。
障写经冬蕊,瓶缄落暑梅。
长安有归宅,归见锁青苔。
【注释】
逢:遇见。漳州:今广东潮州一带,唐时为漳州。崔使君:指崔炜,字子玉,唐时人,曾官至岭南节度观察使等职。北归:回到故乡。郡:郡守的府邸。多殊称:有很多美名。无人不望回:人人都盼望他回去。离城携客去:离开城郭,带着客人一同离去。度岭担猿来:翻过山岭,担着猴子来到。障写经冬蕊:用竹篱笆遮挡冬天的梅花。瓶缄落暑梅:将盛夏盛开的梅花放在瓶子里。长安:京城,唐代京城长安在今西安。归宅:返回家园。
【赏析】
《逢漳州崔使君北归》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送别友人崔炜回归家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友人前途的祝愿。
首句“在郡多殊称”,点出崔炜的职位与成就,表明他在任期间的名声远扬;第二句“无人不望回”,说明人们对他的思念与期待之情,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与怀念。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崔炜的官职与成就、人们对他的期望与思念,展现了崔炜的形象特点。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送别崔炜的场景:“离城携客去,度岭担猿来。”这里的“离城”指的是告别城郭,而“携客”则是指带上了客人一同离去。同时,“度岭”暗示了送别崔炜的艰难险阻,需要翻越重重山岭。而“担猿”则形象地描绘了崔炜背着猴子的情景,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又体现了崔炜的勇敢与坚韧。
第三句“障写经冬蕊,瓶缄落暑梅”,以竹篱笆遮挡冬天的梅花和将盛夏盛开的梅花放在瓶子里这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这两个细节也寓意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一句“长安有归宅,归见锁青苔”,以长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后生活的关切与祝福。同时,“锁青苔”暗示了归宅可能久未打扫、积满了灰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切。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崔炜的赞美与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友人的关怀。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季节变化、时间流逝等元素,使得整首诗更具哲思性与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