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
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
兴化俟群辟,择贤守列藩。
得人此为盛,咨岳今复存。
降鉴引君道,殷勤启政门。
容光无不照,有象必为言。
成宪知所奉,致理归其根。
肃肃禀玄猷,煌煌戒朱轩。
岂徒任遇重,兼尔宴锡繁。
载闻励臣节,持答明主恩。
这首诗是奉和圣制的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全诗共七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组,共有三组。第一组的首句和末句分别是“圣人合天德”和“得人此为盛”,第二组的首句和末句分别是“兴化俟群辟”和“致理归其根”。第三组的首句是“肃肃禀玄猷”,末句是“载闻励臣节”。
译文:
圣人符合天地的美德,他的大恩大德覆盖着天下百姓。他关心苍生,并不因为自己是天子而自高自大。他致力于兴化教化,等待贤能之士来辅佐,选择贤能的人担任地方官,这是为了得到人才。能够得到人才,就是盛世,这需要君主的智慧和能力。皇帝降下明镜,引君之道,殷勤启政门,让臣子们知道如何为国家效力。皇帝的容光无不照耀四方,有象必言,这是皇帝的智慧和能力。皇帝制定法令,知道如何治理国家,这是皇帝的智慧和能力。皇帝严肃地禀告自己的玄妙谋略,告诫大臣不要乘坐华丽的朱轩车,这是皇帝的智慧和能力。皇帝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受到重用而得到厚赏,同时,皇帝也赏赐了很多礼物。皇帝听说后,激励臣子们的忠诚,对明主的恩泽表示感激。
赏析:
这首诗是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皇帝的德性、智慧和能力,赞扬了皇帝的英明和智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认为皇帝的赏赐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认可和鼓励。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