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之中乾体开,华池金液自徘徊。
阴阳鼎上先光彩,铅花炉里考三才。
即知造化由人手,术正药真神自来。
到此修时应出世,四时不用苦相催。

诗句解析:

  1. 九九之中乾体开,华池金液自徘徊。
  • “九九”指的是九的平方,这里可能指数字或天数,代表一种循环或周期性。”乾体”可能指天体或抽象的宇宙力量。”华池”指美丽的水池、仙境等,常用以象征纯净和美丽。“金液”通常指液体,此处可能指仙液或长生不老的药水。“自徘徊”意味着这种物质在空间中自由移动,没有固定的形态。整体上,这一句描绘了一种神秘而美妙的天地之力,以及它在自然中自由流淌的状态。
  1. 阴阳鼎上先光彩,铅花炉里考三才。
  • “阴阳鼎”可能是一种用于烹饪的器具,其顶部是阴阳两种能量的象征,代表着宇宙间的阴阳平衡。“先光彩”可能是指这种平衡在鼎上首先被感知到,即宇宙的和谐美先于其他万物显现。“铅花”可能是一种炼丹用的矿物,常与铅汞相配,用来调整人的体质。“考三才”则表明这一过程涉及到对天地人三才的调和。这里的“三才”在古代哲学中代表天地人和,象征着全面和谐的自然法则。
  1. 即知造化由人手,术正药真神自来。
  • “造”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创造或形成。“造化”泛指宇宙的生成和变化,也常被用来指代自然界的力量和规律。“术正药真”强调了通过正确的技术和使用真正的药物可以达到目的。“神自来”表明这些元素是自发出现的,无需外力推动。整句强调了人类智慧和技艺的重要性,以及它们能直接与自然界的力量相融合。
  1. 到此修时应出世,四时不用苦相催。
  • “到此修应”意味着达到这个境界或状态后应该有所行动,而不是等待。“出世”可能指的是远离世俗,超脱尘世的纷扰。“四时不用苦相催”表明在这个境界中,外界的四季变化不再有催促或压力的作用。这句话传达了修行者达到一定层次后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译文:
在九九的循环中,天地之精气开放,如同华池中的金液在虚空中徘徊。在阴阳鼎上,先展现出光华,铅花炉内,考察天人地三者的和谐。知晓造化乃人力所为,术法得当,真药自会到来。至此修行之人应当离开俗世,不必再受四季更替的苦劳逼迫。

赏析:
这首诗以丹道修行为背景,通过描绘修炼过程中的意象,展示了从无知到认知,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九九”可能指天数的叠加,“华池”代表清净之地,“金液”比喻仙药,“阴阳鼎”“铅花炉”则是炼丹的工具和场景,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炼丹术与哲学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和宇宙规律深刻理解后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