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玉亭前闲送客,此时孤恨感离乡。
寻思往岁绝缨事,肯向朱门泣夜长。

献卢常侍

在玉亭中拜别闲送客,此时我孤苦感伤离乡。

想起以前在朝堂上争功的往事,肯向朱门之门泣涕长夜?

注释:献卢——唐朝诗人贾至,字不详,少时以文词知名,曾任集贤学士。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因事被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是他到岳州后所作。玉亭——指皇帝所居之处。闲送客——表示送别的殷勤。此时——这时。孤恨——孤独的怨恨。感离乡——感到离别家乡的悲伤。往岁——以前的事。绝缨——战国时齐国孟尝君曾爱食兔,客有以兔进者,孟尝君怒而欲杀之,客解其兔皮,孟尝君以为不祥,遂舍之。后客又来求见,孟尝君知其故,乃厚待之。见《史记·孟尝君列传》。泣夜——哭泣到天明。长——长时间,这里作副词用。赏析:诗题“献卢常侍”是说贾至向朝廷上书,希望得到重用,但未被采纳,只得到岳州任司马。这首诗就是他离开长安,赴岳州途中所作的一首抒情小诗。

首句写告别友人时的情态;次句写自己对离别的感慨。“孤恨”两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怨。“感离乡”既指作者离别故乡之情,也暗含了他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第三、四句是说自己在官场失意的经历和感受,也是对朝廷的控诉。“往岁”,指的是诗人入朝做官之前的事情。“绝缨”是孟尝君的故事。有一次齐王设宴请客,有个宾客喝醉了酒,拔下帽子击打地面,并把帽缨扔在地上,于是宾客们纷纷效仿。孟尝君担心他们这样会出事,便命人取来一根长长的白绸子系住帽缨再送回去。第二天,宾客们发现帽缨不见了,才知道昨晚的行为不妥,便一个个谢罪,表示不再这样。最后,孟尝君又把他们一一释放。后来,这个宾客又请求再次留宿,因为这次他已知道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孟尝君很高兴,就让他住在自己的宾馆里,并给他安排了豪华房间。这件事在齐国传开后,人们称赞孟尝君善于待人接物,能够宽恕别人的过失。现在,这则故事被用来形容那些心胸开阔的人。“肯向朱门泣夜长”的意思是:如果我现在像那个宾客一样,在朱门之下哭泣到天亮的话,那么我一定不会被放过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前途的忧虑。

全诗通过对一个具体事件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孤寂、忧伤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在玉亭中拜别闲送客,此时我独自感伤离别家乡。

想起过去在朝堂上争功的往事,肯向朱门之门泣涕长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