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回中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注释:广阔的寒冷天空显得遥远而忧愁,戍楼传来的号角声在高处回荡。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边疆戍楼的画面。”苍莽寒空”形容天空广阔无垠、空旷辽远,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远色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战事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呜呜戍角”是指边疆哨所吹响的号角声,”上高楼”则是说这种声音传到了高处的楼台上。这两句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注释:吴地的歌女们怀着怨恨思念的心情吹响了双簧管,北方的燕人离别时悲歌告别了五位诸侯。
赏析:接下来的两句诗通过描绘吴地歌女和北方燕人的离别情景,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悲剧和人们的哀愁。”吴姬怨思”指的是吴地的歌女们在战争中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奈,她们用双管吹奏出悲伤的旋律。”悲歌别五侯”则描绘了北方燕人的悲壮离别,他们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不舍,唱着离别的歌曲离开五位尊贵的诸侯,踏上了艰难的旅途。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传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人们的无奈。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注释:漫长的关山之上野草已至黄昏,一星微弱的烽火映照着秋天的天空。
赏析:第三句诗继续描述了战乱背景下的自然景象。”关山”指的是险峻的山脉和关口,象征着边境地区,”边草暮”则描绘了傍晚时分边关荒凉的景象。”一星烽火”指的是在夜晚升起的一点火光,它照亮了周围的环境,”朔云秋”则是说秋天的天空中云气缭绕,呈现出一种苍凉之美。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观来烘托战争的残酷和凄凉氛围。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注释:夜晚来临,寒霜加重西风也刮起来了,陇头的水声变得沉寂不再流动。
赏析:最后两句诗描绘了深夜时分的景象。”夜来霜重”指的是夜晚气温骤降,霜气弥漫,”西风起”则是说随着西风的吹拂,带来了凉爽的气息。”陇水无声”则形容了陇头河水因为寒冷而变得静止,不再流淌。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寂静的氛围,与前文的凄凉景色相呼应,深化了全诗的主题。

整首诗以描绘边疆戍楼、战争场景和自然景观为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如“戍角”、“烽火”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