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
宝函(wán):精美的小匣子。钿雀,用金片制成的花纹装饰品。金鸂鶒,即金鱼。
沉香阁:指华丽的楼阁。吴山:指苏州近郊的虎丘。
又如丝,形容杨柳细长柔软。
画楼:有彩绘的楼阁。音信断:音讯断绝。
芳草江南岸:江南水边长满了花草。
鸾镜:古时妇女梳妆用的铜镜。
与花枝:比喻人。
此情谁得知:不知这相思之情谁会了解?
赏析:
这首《菩萨蛮》,是李煜后期的作品。词人以一位闺中少妇的口吻,抒写自己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别恨和无奈。全词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构思巧妙,是一首成功的抒情佳作。
上片写景。开篇“宝函钿雀金鸂鶒”,点明所思之人的高贵身份;次句“沉香阁上吴山碧”则写出了所思之人所在之处之环境,为下句的“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作了铺垫。“又如丝”一句,既形象地描绘出杨柳细长柔软的特点,又暗喻着女子柔美的姿容,更烘托出了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象。“驿桥春雨”,既写出了时间——春天,又写出了天气——春雨,使整幅画面更加富有生气。“画楼音信断”两句,则由景入情,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音信断”,说明她所思之人远在天涯,难以相见;而此时此地,只有那杨柳依依,仿佛在向她诉说着离别的痛苦。“芳草江南岸”一句,既写出了地点——江南,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更表现了一种无尽的哀怨。“此情谁得知”一句,既表明了女主人公对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深,又道出了一个无法排遣的矛盾心理:虽然知道所思之人远在他乡,但却无法摆脱这种深深的思念。
下片抒情。“鸾镜与花枝”,既表明了女主人公的身份,又引出了她思念的对象——那个高傲而又美丽的男子。“此情谁得知”,既是对上片“画楼音信断”的回应,又是对整个词作主题的升华。至此,词人的情感已达到了高潮,他的感情已经超越了个人,上升到了整个人类的高度。然而,尽管女主人公的这份深情最终无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但词人的这份情感却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这首词在艺术上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词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绝伦的境界之中;二是构思巧妙,语言精炼。词人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得整首词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不失诗性之美;三是情感真挚,感染力强。词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女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使读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