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来辨东西,如今不要白头公。
非长非短非大小,还与诸人性相同。
无来无去兼无住,了却本来自性空。
【注释】
临化:佛教语,指人的生命将尽时。
辨东西:分辨是非。
白头公:指年老的人。
非长非短非大小:不是长也不是短,不是大也不是小。
无来无去兼无住:没有往来,也没有停留。
了却本来自性空:彻底理解了本性是空的。
【赏析】
这首诗出自《临化偈》,是一首关于生死轮回的诗。全诗通过描述一个人在临终时对生命、死亡的看法和认识,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思想。
首句“八十年来辨东西”,指的是人生的八十多年里,人们一直在为了名利、地位等外在的东西而奔波忙碌,分辨对错、善恶。这种区分是非的观念,使得人们陷入了无尽的纠结和痛苦之中。
次句“如今不要白头公”,则是诗人对这种人生态度的一种反讽和批评。他提醒人们,不要再被外在的东西所束缚,不要再为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耗费青春和生命。
第三句“非长非短非大小”,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人生在世,无论是长短、大小,都无法摆脱生与死的命运。这种对生命无常的认识,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第四句“还与诸人性相同”,则是指无论贫富贵贱、高低贵贱,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这里的“还”字,有回归、回归自然的意思。诗人认为,只有回归到自己的本性,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第五句“无来无去兼无住”,进一步阐述了生死轮回的道理。人的生命就像一场梦,没有来也没有去,没有停留也没有归宿。这种超脱生死轮回的观念,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一句“了却本来自性空”,则是诗人对生死轮回的终极认识。他认为,只有了悟了生命的本质,才能真正地解脱和自由。这种对生死轮回的深刻认识,让人对生命有了更高的敬畏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轮回的深入思考和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思想。它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回归到自己的本性,才能真正地解脱和自由。同时,它也鼓励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死,以一颗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