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经典的理解,他认为佛教经典并非那么容易理解。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题取经诗:这是一首诗的题目,取自于唐代高僧的《题经》。
晋宋齐梁:这四个字是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的顺序,晋朝、宋朝、齐国、梁朝。这里用来表示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
高僧求法离长安: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位高僧离开了长安(现在的西安),去追求佛法。
去人成百归无十:这句话的意思是,去的人很多,但是回来的人却很少。这里的“去”和“回”都是佛教中的修行方式,去是为了修行,回是为了回归。
后者安知前者难:这句话的意思是,后来的人怎么知道前人的痛苦和困难?这是一个反问,意思是说后人无法完全理解前人的经历和感受。
路远碧天唯冷结: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遥远,天空碧蓝而寒冷,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
沙河遮日力疲殚:这句话的意思是,沙河的阻挡让太阳的光芒变得微弱,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后贤如未谙斯旨:这句话的意思是,后人如果不能理解这些深奥的道理,那就太可惜了。
往往将经容易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人在阅读佛经时,往往会忽略其深奥的意义,而将其看作是简单的文字。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经典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强调了佛教经典的深度和难度。同时,他也提醒后人要珍惜学习佛教经典的机会,不要轻易地看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