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
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
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
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诗句释义:
- 明皇帝挽歌 - “挽歌”通常用于悼念已故之人的诗歌。这里的“明皇帝”指的是唐朝的明皇(唐玄宗李隆基)。
- 律历千年会 - “律历”指的是古代的天文历法,这里指唐代的天文学成就。“千年会”表示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 车书万里同 - “车书”指的是车轨和文书,这里泛指国家的统一。“万里同”表示全国各地的人民都团结在一起,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 固期常戴日 - “固期”指的是坚定的信念或期望。“戴日”是比喻太阳高照,象征国家繁荣昌盛。
- 岂意厌观风 - “厌观风”意为厌倦了观看外界的变化。这里可能是指国家内部的政治腐败,导致民众对政治失去了信心。
- 地惨新疆理 - “疆理”指的是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惨”表示悲惨、凄凉。这里可能是指在边疆地区的战乱和动荡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城摧旧战功 - “城摧”指的是城墙被摧毁,可能是指战争的结果或者城市的毁灭。“旧战功”指的是过去的战争功绩。这里可能是指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国家的影响。
- 山河万古壮 - “山河”指的是国家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万古壮”表示壮丽无比,历经沧桑而依然存在。这里可能是指在国家的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但国家依然屹立不倒。
- 今夕尽归空 - “今夕”指的是今天或现在。“尽归空”表示一切都归于虚无或消失。这里可能是指战争结束后,国家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辉煌,一切变得空虚和萧条。
译文:
明皇的挽歌,千年的律历会合,
车书万里同,期待永远的太阳升起。
然而世事多变,常戴日的希望落空,
哪里想到,厌观风成了现实。
边疆凄惨,战乱使得新疆失去治理,
城市倒塌,旧日的战功化为尘土。
山河壮丽,却历经万古仍显壮美,
今夜星辰下,一切归于空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繁荣与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的“固期常戴日”和“岂意厌观风”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政治腐败的失望。通过对边疆地区和城市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战争对国家造成的深重创伤,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