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何啻十朱轮,诸父双飞秉大钧。
曾脱素衣参幕客,却为精舍读书人。
离筵雒水侵杯色,征路函关向晚尘。
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
【注释】
朱轮:古代官吏的官服,用朱色涂饰车轮。
素衣:指白衣,即布衣,这里指平民百姓。
精舍:指书院。精舍,是古代对讲学之所的称呼。
山公:晋朝人刘伶自称“山中宰相”,这里借称李庚为“山公”。
帝城:指京都洛阳,也指京城长安。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李庚赴选之作。诗人在送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
首联“一家何啻十朱轮,诸父双飞秉大钧”。“十朱轮”形容李庚家族门庭显赫。朱轮,指高官显爵的车,这里比喻官职高、权位重的大人物。
颔联“曾脱素衣参幕客,却为精舍读书人”。“素衣”,指平民百姓,这里借指李庚的出身,即平民身份。“参幕客”,指参加朝廷的政务活动。“精舍”,指书院,这里指李庚的学识修养。
颈联“离筵雒水侵杯色,征路函关向晚尘”。“离筵”,指送别的宴席,“雒水”,指洛河。“函关”,指函谷关,古关名,位于今陕西商县东,是古代通往西周国都丰镐的必经之路。
尾联“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山公”,晋人山涛,曾任吏部尚书,因自号“山公”,故称。“知君不负帝城春”,意思是希望李庚能像山涛一样,不辱使命,为国家效力。
这首诗通过对李庚的送别和对其未来寄语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