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宗密上人相知的经过,并点出了宗密上人在佛学上的造诣;颔联紧承前句,写宗密上人从七祖那里继承了“心印”,但他却不肯入“三乘”之门而潜心修行(或:修习禅定);颈联写宗密上人东游沧江,寻访古迹,西归紫阁,在尘嚣之外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尾联写宗密上人对《般若经》有独到的见解,河南白尹大檀越对他十分推崇。
【答案】
(1)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译文:我修炼佛道多年,才获得佛家智慧,虽然广泛涉猎经典,但最后却忘记自己所学。
注释:得慧根:指得到佛家的智慧。慧根,佛家语。
(2)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译文:自从七代祖师传授了佛家心印以后,我就决心不再追求其他教派和途径,以专心修持佛法、参悟佛理。
注释:七祖:禅宗谓释迦牟尼佛的七个弟子,即摩诃迦叶、阿难陀、商那和提、优波难陀、舍利弗、目犍连等。传心印:禅宗谓传授佛性真如之法为“心印”。
(3)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译文:向东游览苍苍茫茫的长江,寻找古老的遗迹;向西归来紫阁山,摆脱世俗的喧闹,进入清净的境界。
注释:沧江:长江。古迹:指名胜古迹。紫阁山:山名,位于江西南昌市南郊。
(4)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译文:河南白尹大檀越是位高望重的大檀越,他喜欢与我共同研讨《般若经》,相互交流心得。
注释:对翻:互相切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