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馀态。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
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
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诗句释义】
- 支公:指晋朝名士支道林,曾隐居于龙华寺。去已久:自从他离开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
- 寂寞:形容龙华寺的空旷无人。龙华会:即龙华会,佛教盛会。
- 古木闭空山:指寺庙周围长满了古树,形成了一片寂静的山林。
- 苍然:形容景色苍老、古朴的样子。暮相对:傍晚时分,山峰与山峰相对站立。
- 林峦:指树林和山峦。非一状:不是一种样子,形容景象千变万化。
- 水石:指流水与石头。有馀态:还有别样的姿态。
- 密竹:茂密的竹林。隐晦明:既含蓄又明亮。
- 群峰:众多山峰。争向背:相互争夺方向和位置。
- 峰峰带落日:每个山峰都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步步入青霭:每走一步,都仿佛走进了一层青雾之中。
- 香气:形容四周弥漫的花草香气。
- 猿声:远处传来的猿猴叫声。暮云外:黄昏时,云雾之外。
- 留连:留恋不舍。南台客:指南方的一位高僧或学者。
- 想像:想象。西方内:西方的净土。
- 因逐溪水还:顺流而下回到溪边。
- 观心两无碍:心中观察自然万物,没有任何障碍和阻碍。
【译文】
曾经陪伴元侍御在龙华寺度过许多时光,如今他早已离开很久,我孤独地站在空荡无人的寺院里,看着古老的树木围绕着空荡荡的山林,黄昏时分,山峰与山峰相互对峙。山上的树林和山峦各不相同,流水和石头各有其独特姿态。茂密的竹林时而隐晦时而明亮,众多的山峰争相占据着不同的方位。每个山峰都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每走一步都仿佛走进了一层青雾之中。四周弥漫着花草的香气,而远处传来的是猿猴的叫声,在这黄昏的时候从云层之外传来。我留恋不已,想要继续在南方的高台上修行,想象一下西方净土的景象。于是我顺着溪水流回,观察大自然,心中毫无障碍和阻碍。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写诗人送别元侍御,“寂寞”二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感,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颔联描绘了龙华寺周围的环境,以“古木”、“空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龙华寺周围的山水景观,既有独特的山形地貌,又有丰富的水石之态,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五、六句以“密竹”、“群峰”等关键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与神秘。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