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芳草如花种,修篁带笋移。
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
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
诗句解释:
- 毗陵过柱史 - “毗陵”可能是指地名,“柱史”指的是古代的官职,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位官员。
- 简易在茅茨 - “简易”可能表示简单或朴素,“茅茨”是茅草盖的屋顶,这里可能表示这位官员住所的简陋。
- 芳草如花种 - “芳草”是指生长在田野中的草,“如花种”可能意味着它们像花一样美丽。
- 修篁带笋移 - “修篁”可能是指长而直的竹子,“带笋移”可能意味着这些竹子上长着嫩芽。
- 径幽人未赏 - “径”可能是指小路或路径,“幽人”可能是指那些喜欢宁静的人,“未赏”可能意味着这些人还没有发现这条小径的美。
- 檐静燕初窥 - “檐”可能是指房屋的檐口,“静燕初窥”可能意味着燕子刚刚开始在这里停留。
- 野客怜霜壁 - “野客”可能是指外来的游客,“怜”可能是指怜悯或喜爱,“霜壁”可能是指因霜雪而显得更白的墙壁。
- 青松画一枝 - “青松”可能是指青翠的松树,“画一枝”可能是指将松树的一部分剪下来作为画作。
译文:
毗陵经过柱史的家,简陋的屋舍在茅草顶上盖。
芬芳的草就像美丽的花朵,笔直的竹子上挂着嫩芽。
小路幽深未被外人欣赏,安静的天空下燕子开始盘旋。
外来的客人怜惜这霜雪覆盖的墙壁,画下了松树的一部分作为赠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侍郎新亭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通过对花草、竹林、小径、燕子等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同时,诗人也借由描绘野客、霜壁等元素,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