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
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
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
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
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诗句释义:
-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 - 这两句描述了江面的景色和水流的速度。”云暗”可能指的是天空阴沉,”水奔流”则表示水流快速且强劲。”天水漭相围”意味着天空与水面之间形成了一个紧密而模糊的边界,给人以壮观而神秘的感觉。
- 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 - 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河流的景象,强调了河流的广阔和浩渺。”三江”可能指的是长江、珠江和黑龙江等主要河流,”灭无口”形容这些大江如同没有出口一样,”其谁识涯圻”则表达了对于如何识别或理解如此宽阔水域的困惑和无奈。
-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 - 描述了诗人晚上在一个小村庄中投宿的情景,”高处水半扉”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时水位上升至房屋的一半,给人带来一种安全而又略带压抑的感觉。
- 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 这两句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无论是家畜还是家禽,都能在夜间找到避难的地方,不再像白天那样四处奔跑。
-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 - 这是诗人进入村民家中的情景,”篙舟”可能是指撑船的人,他们把船划进了村子。”暝闻屋中唏”描绘了夜深人静时,屋内传来的叹息声,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或孤独。
- 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当地居民生活状况的同情和理解。通过询问得知,尽管年复一年地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坚韧和乐观让人深感敬佩。
-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 - 这句诗描写了海边清晨的景象,海风带来了寒冷但晴朗的气息,海面上的波涛似乎在闪烁着无数星星的光芒,既美丽又神秘。
- 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海边远望星空时的感慨和迷茫。”北斗高”可能指的是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很高,象征着指引方向的作用。然而对于他来说,无论北斗多么明亮,都无法提供明确的前进道路或目的地。
译文:
- 当天空被乌云遮蔽,江水急速流淌,天空和水面交织在一起。
- 三条江面都看不到出口,谁能了解这片辽阔的土地?
- 黄昏时我投宿于民家,看到屋顶的水快要淹没一半。
- 家里的狗和鸡都上了屋顶,再也听不到它们的脚步声和叫声。
- 撑船的人进入了我们的家,晚上我在屋子里听到了他们的叹息声。
- 经过询问知道,每年都是这样,我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生活。
- 海边清晨,海风带着寒意,却迎来了晴朗的天空。海面上的波浪仿佛有无数颗星星在闪耀。
- 仰望星空,北斗星显得格外高远,但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向何方前进。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个人经历的反思。首两联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河流的浩瀚,通过对比天空和水面来表达大自然的宏伟和无情。接着,诗人以“暮宿”和“投民村”等词汇,展现了他深入民间的生活体验,以及与村民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理解。第三联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村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生存状态。
第四联和第五联通过“蒿舟”和“豕吠”,展现了诗人与村民的交流和互动,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应对。第六联和第七联通过对天文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的敬畏与思考。最后两联则通过“哀此为生微”和“不知路所归”等词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与不确定。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