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
逐句释义
- 盆城去鄂渚:盆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到鄂州的地理位置。鄂渚即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风便一日耳:意为路途遥远,一天的时间就能到达。
- 不枉故人书:感谢老朋友的来信。
- 无因帆江水:没有机会在长江上航行。
- 故人辞礼闱:老朋友辞去了科举考试的考官职位。
- 旌节镇江圻:表示官职被提升到江州地区(指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
- 而我窜逐者:而我(指孟郊)被驱逐流放。
- 龙钟初得归:形容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终于得以回归家乡。
- 别来已三岁:自从离别已经三年了。
- 望望长迢递:远远地望着彼此,距离遥远无法相见。
- 咫尺不相闻:虽近在咫尺却无法相互听到声音。
- 平生那可计:一生之中,这样的事情是无法计算的。
- 我齿落且尽:我的牙齿掉光了。
- 君鬓白几何:你的白发有多少?
- 年皆过半百:都已超过了五十岁。
- 来日苦无多:未来的日子不多了。
- 少年乐新知:年轻时喜欢结交新朋友。
- 衰暮思故友:年纪大了思念旧友。
- 譬如亲骨肉:比喻如同自己的亲人一样亲密。
- 宁免相可不:难道能避免这种情况吗?
- 我昔实愚惷:我以前确实愚昧。
- 不能降色辞:无法用甜言蜜语拒绝或讨好对方。
- 子犯亦有言:引用古时典故,子犯(周武王的弟弟)也有类似的言辞。
- 臣犹自知之:我仍然知道这些。
- 公其务贳过:希望你能原谅过去的错误。
- 我亦请改事:我也希望能改变过去的事情。
- 桑榆傥可收:桑榆树的余晖也许还能收回一些。
- 愿寄相思字:希望借这些字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孟郊晚年的作品,通过描述与友人分别后的种种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的后悔和反省。诗中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反映了孟郊作为一个失意文人的心路历程。同时,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