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前溪夺秋空色,百丈潭心数砂砾。松筠条条长碧苔,苔色碧于溪水碧。
波回梳开孔雀尾,根细贴著盘陀石。拨浪轻拈出少时,一髻浓烟三四尺。
山光日华乱相射,静缕兰鬐匀襞积。试把临流抖擞看,琉璃珠子泪双滴。
如看玉女洗头处,解破云鬟收未得。即是仙宫欲制六铢衣,染丝未倩鲛人织。
采之不敢盈筐箧,苦怕龙神河伯惜。琼苏玉盐烂漫煮,咽入丹田续灵液。
会待功成插翅飞,蓬莱顶上寻仙客。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苔藓的诗。诗人以苔藓为题材,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我们来看第一句:槛前溪夺秋空色,百丈潭心数砂砾。这是对苔藓生长环境的描写。槛前溪水清澈,百丈深潭中满是砂砾,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的“槛前溪”和“百丈潭”都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苔藓生长的环境之美。

我们看到第二句:松筠条条长碧苔,苔色碧于溪水碧。这句诗是对苔藓颜色的描述。苔藓生长在松筠之间,颜色与溪水相映成趣,显得格外清新。这里的“碧”字用得很贴切,既形容了苔藓的颜色,又表现了大自然的色彩美。

我们看到第三句:波回梳开孔雀尾,根细贴著盘陀石。这句诗通过对孔雀尾和盘陀石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苔藓根部的形态。波回如同孔雀的尾巴一样美丽,而苔藓根部则紧贴着盘陀石,显得格外坚韧。

我们看到第四句:拨浪轻拈出少时,一髻浓烟三四尺。这句诗描绘了苔藓被轻轻拔取的场景。拨浪如同轻轻拈起一朵云,露出了一两寸的苔藓。这里的“一髻浓烟三四尺”形象地描绘了苔藓的形态,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感觉。

我们看到第五句:山光日华乱相射,静缕兰鬐匀襞积。这句诗描绘了阳光透过山峦照射下来的景象,以及兰花般的青翠色彩均匀堆积的样子。这里的“乱相射”、“匀襞积”都表现了大自然的色彩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我们看到第六句:试把临流抖擞看,琉璃珠子泪双滴。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苔藓比作泪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之情。这里的“泪双滴”形象地描绘了苔藓的形状,给人一种悲伤而又美丽的感觉。

我们看到第七句:如看玉女洗头处,解破云鬟收未得。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苔藓比作玉女洗头的地方,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里的“云鬟”是指女子的头发,通过比喻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柔美和宁静。

我们看到第八句:即是仙宫欲制六铢衣,染丝未倩鲛人织。这句诗通过对仙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这里的“六铢衣”是指古代的一种衣服,通过比喻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苔藓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