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
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
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
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
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
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
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注释】

迁谪:贬谪,被贬。江表:长江之南,今湖北境内。裴回(péi huí):徘徊。无所从:没有去处或办法。寒山云:指隐居山林的隐士。飞龙:喻高官显爵之人。三月资:比喻微薄的俸禄。苟无三月资:如果缺乏微薄的俸禄。难适:难以到达目的地。羁(jī)思:因思念家乡而生的愁绪。草草(cǎo cǎo):匆忙,匆忙的样子。

【译文】

一贬谪到了南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自从被放逐以来,我一直彷徨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我就像那山上的云一样,无法像那些高官显爵的人那样随从皇帝的飞龙升天。名望是想要保住的,归家也是想要早日的。如果没有一点微薄的俸禄,就难以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我的思念之情和被囚禁的思想,总是在日复一日中变得非常匆忙。人生在世,年纪相差无几,忧患困苦的事就会先让我衰老。谁能给我借来羽翼?使我能够畅快地抒发我的胸怀呢?

【赏析】

《归雁》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对流落他乡、不能归返的深切感慨。首联“自经放逐”点出诗人被贬谪的事实,接着写自己在贬谪中的无所适从。颔联用“便为”句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处境,即诗人虽然向往隐居,但是又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机遇。颈联写诗人渴望归家,但又因为缺乏微薄的俸禄而感到困难重重。尾联写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和忧虑苦闷的境况,最后两句以“草草”二字收束全诗,表达出诗人对归家之路充满疑虑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仕途的无奈和对于归家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