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之:牧用赵卒,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汉倾天下,财殚力痡。任人而已,岂在多乎!周逐猃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师而还。饮至策勋,和乐且闲。穆穆棣棣,君臣之间。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寤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无依。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过去战争中牺牲者的哀思,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和批判的诗。
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 吾闻之:我听说。
- 牧用赵卒,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汉倾天下,财殚力痡。任人而已,岂在多乎!周逐猃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师而还。饮至策勋,和乐且闲。穆穆棣棣,君臣之间。
- 这几句描述了历史上的一段战争经历,赵军战胜了林胡,扩张了国土,但后来因为国家财政耗尽,人力枯竭,只能任由他人指挥,而不是自己主动出击。这段描述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奈和无力。
- 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
- 秦朝修筑长城,将整个海域都变成了关塞。这些工程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使得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乱之中。这句话是对秦始皇时期修建长城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和苦难的揭露。
- 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
- 汉朝虽然击败了匈奴,收复了阴山地区,但却让无数人死于战火之中。那些无辜的百姓,他们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只能提携、捧负着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兄弟姐妹就像手足一样亲密无间,却也可能因战争而死亡;他们的婚姻如同宾客和朋友一样平常,却也可能因为战争而破碎。这些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 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寤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无依。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
- 这些诗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的痛苦的同情。他们认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应该寻找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和纷争,以保护人民的权益和幸福。同时,他们也呼吁人们要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残酷和悲哀,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和批判。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思想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