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
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字子厚,少时勇健,不自矜贵。以为功业可立就,故退处闲散。既退,无人推挽,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使子厚在台省时,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不斥;若斥时有人力能推挽,必复用。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出于人,其文辞不能自力,以传后如今无疑矣。虽使得所愿,为将相一时,易此失彼,孰得孰失,必有辨者。
子厚生于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年四十七。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死而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归葬也,费皆出自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也,性谨慎,学问不厌。从子厚之斥,遵从家焉,及死不易。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终始有始终者。
赏析:
《柳子厚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已故好友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韩愈通过这篇墓志铭,表达了对柳宗元的深厚情谊和对朝政的深切感慨。文章分为序文和铭文两部分,前者叙述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后者以韵语表达对宗元的悼念和颂赞。这篇墓志铭不仅综括了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还着重论述了其治理柳州的政绩和文学风义。通过对柳宗元一生的评价,反映了唐代社会政治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起伏。韩愈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视角,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柳子厚墓志铭》是韩愈对已故友人柳宗元的深情怀念与评价。它以简练的文字展现了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同时也揭示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常。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韩愈的文学思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注释:
本文中引用的“子厚”是指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本网页收录的《柳子厚墓志铭》全文及白话文版本提供了详细的释义、注解与注释,方便读者深入理解原文内容。
《古文约选》中收录了《柳子厚墓志铭》的原文和白话文版本,方便在线阅读完整版内容并领略古籍蕴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