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处也。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又无际。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楠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永之人未尝游焉,予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其地世主袁氏,故以名焉。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名为《袁家渴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
从冉溪西南方向走十里水路,山水中值得观赏的有五处,最好的就是钴鉧潭。
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从溪口往西边陆地上走,可以观赏到的地方有八九个,最好的就是西山。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从朝阳岩东南方向的水路上行,可以欣赏到的有三处美景,最好的就是袁家渴。
皆永中幽丽处也。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
这些都是永州境内景色优美的地方。据楚越两地方言所说,把反流的水称为“渴”,读音像“衣褐”中的“褐”。
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在袁家渴上方与南馆的高嶂相接,下方与百家濑相汇。这里有许多重重叠叠的小洲和清澈见底的溪流,曲折纵横;平缓的岸边颜色深沉,险峻的岸边波涛翻滚。船行驶到这里好像到了尽头,突然间又没有边界。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楠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这里有一座小山从水里露出,山上都是美丽的石头,上面生长着青色的灌木丛,无论春夏秋冬总是郁郁葱葱的。周围有很多岩石洞穴,下边有很多白色的卵石,树木大多是枫树、楠木、石楠、板栗树、樟树、柚子树等,花草则是兰花和芷草。还有一些奇花异草,类似合欢树却能攀爬缠绕于水边的石头上。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
每当风吹自四周群山而下时,它震动了高大的树木,掩盖了众多的草木;它们纷纷开放出红色的花朵,摇曳着绿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冲击着波浪翻滚的急流,回旋着停歇在山涧溪谷中,摇曳着茂盛的花叶,随着季节的变迁而改变。
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永之人未尝游焉,予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
这些情况都是这样,我没有能力穷尽它们的全部面貌。永州的居民们从未游览过这一片地方,我得到了这个地方,却没有权力独占它,把它传播给世人。
其地世主袁氏,故以名焉。
这个地方是世袭的袁家的领地,所以用这个名字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