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观览,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注释】
与:向。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古称襄州。
谨:敬辞,恭敬地。献:进呈。
所为文一十八首:指《送李愿归盘谷序》、《送石处士序》、《送孟郊序》、《祭柳子厚文》等十六篇散文,共十九篇;《原毁》《进学解》《师说》《马说》四篇短文。一十八首,实为十九篇。
如:如果。赐观览:请允许我阅读。
志之所存:抱负、理想所在。所存,指所要表达的意旨。
恐惧再拜:惶恐不安,再次行礼叩拜。
【赏析】
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同乡好友于襄阳(即襄州)的信。信中他把自己过去所写的十九篇文章奉献出来,并表示如果能得到他的指点和批评,自己也就满足了。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在宋代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论、诗论对后世影响颇大,而他本人也以敢言直谏著称,所以这封信在内容上既表现了他的才情,又体现了他的品格。
韩愈自认为,自己的抱负、理想所在,都在这十九篇文章里了。他把这篇文章献给于襄阳,希望他能指点一下。韩愈的谦虚诚恳,溢于字里行间。于襄阳收到这份礼物后,一定会非常感动,一定会认真品评。同时,韩愈也一定很期待于襄阳的回复。
这封信写得非常平易亲切,没有半点架子。信中,韩愈首先表达了对于襄阳的敬仰:“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这十八篇文章是他过去的作品,现在拿来奉献给你,希望能得到你的指点。这里,“敬献”两字就很有分量,表现出韩愈对於襄阳的尊敬。接下来,他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谦卑之情:“如赐观览,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意思是如果你愿意阅读这些作品的话,就可以看出我的志向所在。这里的“如”是“如果”的意思,“赐观览”则是希望得到于襄阳的指点。
这封信写得如此平易亲切,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期。其实,韩愈写这封信时,并没有考虑到这封信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反响;他只是单纯地想把自己的作品奉献给好友,希望他能够指导自己的写作。这种真诚的心态,正是韩愈为人称道的品质。
韩愈的这封信在结构上也非常巧妙。他在信中先写了“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然后紧接着说“如赐观览,亦足知其志之所存”,这样一前一后两个句子就形成了一个因果逻辑关系。前句说明自己把文章奉献出去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指点;后句则是对自己的期望。这样一前一后两个句子就构成了一个因果关系,使得信的内容更加充实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