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愈再拜:

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世,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㺍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诗句】应科目时与人书

月日,我再次拜见阁下:
大江之滨,有一处地方,那里有一种怪物,它不同于任何寻常的鳞甲类动物。这种怪物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变化成风雨,在天与水之间上下移动而毫不费力;但当它不能进入水中时,就仅仅只是普通尺寸的东西罢了。它没有高山、大河、旷野或绝险之处作为阻碍,无法到达水边,常常为那些像獭类动物那样嘲笑它的生物所困扰,这种情况大约占到了十分之八九。假如有力量的人可怜它的处境并设法将其转运,不过举手投足之间的劳苦罢了。然而,这个生物却自视与众不同,并且说如果自己烂死沙泥之中,我宁可乐意接受。如果低头哈腰乞求怜悯,那不是我的志向。因此,那些有能力的人遇见它时,熟视无睹,不予理会。它的生死,自然难以预料。现在又有有能力的人正面对它,我暂且试着抬起头来发出一声鸣叫。谁又能知道有能力的人不可怜它的处境,会忘记那一举手一投足的麻烦转而将它转移到清澈的水波之中呢?能够同情它的人是命运;不会同情它的也是命运;明白自己在命运中并且发出鸣叫的人,同样也是命运。我现在确实有些类似这种情况,所以我忘记了自己的疏狂和无知之罪,写下了这些言论。阁下也请怜惜并加以考察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