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注释】:

  1. 桐叶封弟辨:桐叶,古代的一种封物。传说周武王伐纣时,商朝的大夫比干见纣王昏庸无道而痛哭流涕,纣王怒而将其剖心而死。他的弟弟比干之兄太公望(即姜尚)怕天下大乱,就挖了一只桐木为比干制作了桐叶,用它来象征封赐比干的弟弟姬旦为诸侯。“桐”,指桐木。“封”,封赐。“弟”,这里指周公旦。姬旦是周武王的儿子,文王的孙子,武王的侄儿,他在武王死后继位为周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公。
  2. 或曰::有人这样认为:这是史佚(yì)所记。
  3. 史佚成之:史佚,西周初年的一位重臣,官至太保、太师。相传他曾将桐叶制成一个桐叶玉璧,以玉璧作为礼物赠给比干的弟弟姬旦,并对他说:“余封汝于夏翟(dí)。”《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摄政。“秋,少昊氏旗杀相柳。帝乃弗予蛃(huī)姓,有穷由后稷,禹责巨,后乃多子。”《史记·周本纪》说:“当是时,殷民阻饥,越饶,遂饭不遑。”于是周公便把桐木制成一个宝器,上面刻上铭文,并把这件宝物交给比干的弟弟姬旦。
  4. 盖:大概吧。
  5. 非:不是。
  6. 史佚,周公名也。
  7. 史佚成之:史佚,西周初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因辅佐武王建立周朝有功,被封在曹国。周公旦,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周武王之弟,封于鲁地,世称周公。《左传》中记载周公旦“辅成王东征,北救难定险,与大伯、仲尼、少师、旦同采邑,爵为上公”。
  8. 唐叔:古之贤人也,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9. 成:使……成功,完成。
  10. 史佚作之:史佚,周公名也。
    【赏析】:
    这首诗出自《新序》。此诗通过讲述史佚对唐叔封赐桐叶的故事,表达了对周公的颂扬之情。作者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揭示了史佚对周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周公辅佐周室功绩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