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诗句解释
1 宝林:指佛教圣地,常作为禅宗寺庙的通称。
- 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韶州,即现在的广东省韶关市,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这里的刺史是指韶州的官员;”与官僚”指的是跟随而来的官员和学者。
- 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他们请求大师(惠能)离开寺庙,在城中的大梵寺的讲堂中开示佛法。
- 升座次:登上讲台准备开示。
- 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超过一千人,包括官吏、学者、和尚、道士等不同身份的人一起行礼,都来听惠能讲述佛法的要点。
-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菩提心或觉悟的心,它的本质就是纯净不染的。
-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只需要用这颗纯洁的心去实践佛法,就能直接成就佛道。
-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各位善知识,暂且听我惠能讲解我的行程和对佛法的理解。
译文
韶州的刺史和官员们进入山林,请慧能大师出来,在城中的大梵寺的讲堂里为众人讲解佛法。惠能大师就位后,有三十多名官员和学者,还有三百多名和尚和道士,都同时致敬,希望听到佛法的要义。惠能大师告诉众弟子说:“大家!觉悟的心,原本就是清净无瑕的。只要我们能够运用这一颗纯洁的心,就能够直接成就佛陀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慧能大师强调修行者应回归本心,通过内心的净化来达到解脱成佛的教义。他强调“菩提自性”,即一切众生皆有的智慧本性,这是修行的起点。他教导大众,只需用这颗纯洁的心去实践佛法,就可以直接成就佛道,而不必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或层次。这种思想突破了传统的修行模式,鼓励人们以更直接、更内在的方式体验和理解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