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馀,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诗句释义: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五节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馀,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译文:
六祖坛经·机缘篇·第五节
是广州南海(今广东南海市)的出家人。他曾请求师父开示佛法。师问志道:“你哪里没有明白?”志道回答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已尽,寂灭为乐。对此心中疑惑不解。”师问:“你为什么会这样疑惑?”志道回答:“所有众生都有两个身体,一个是色身,一个是法身。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智无知。经文说:‘生灭已尽,寂灭为乐’。但不知道什么身体能寂灭、什么身体能享乐?如果是指色身,色身灭的时候,四大分散,全是苦的,不能言快乐。如果指法身,那么法身寂灭以后就和草木瓦石没有什么差别了,谁能受到欢乐呢?再说‘法性’是生灭的本体,‘五蕴’是生灭的工具。五蕴一体而各有功用,都是生灭的现象。生命产生的时候就是从‘体’产生‘用’的,灭的时候就把‘用’收摄到‘体’里去。如果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就是有情一类的人,不会断绝也不会灭亡;如果不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就会永远归于寂灭,成为无情之物。这样一来,所有的法都是被‘涅槃’所禁伏的,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有快乐呢?”师说:“你是出家人,怎么能学习外道的断常邪见呢?还谈论最高境界的佛法?据你的说法来看,就是说色身之外还有法身,离开生灭来寻求寂灭,又说涅槃常常是快乐的,说有一种身受用的东西存在,这就认为执著生死、沉溺在世俗的快乐中。你现在应当知道佛是为一切迷恋的人而立的教法。他们只把五蕴和合的身体当作自己身体的本体,把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看作外物,贪爱有情众生的喜乐而喜欢生恶死,念念不停而流转不止。不了解人生的虚幻虚假,白白受轮回之苦。认为常乐涅槃是一种假相的存在,整天追求它却不知道它的真正面貌。佛怜悯这个愚昧的人,就给世人讲说‘无上大涅槃’的真实道理。它是永恒不变的、不生不灭的、既没有生也没有灭的、更没有可以消灭的东西。这就是寂灭的出现。当出现寂灭的时候,也没有出现的量度,只能称它为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的接受者和享受者都没有,哪里会有一体五用的名称呢?何况还说涅槃禁伏一切法,使它们永不再生,这就诋毁佛陀和佛法了。听我说吧:‘无上大涅槃’是圆明常寂的真理之光照耀着万物。凡夫认为死是终结的、是断灭的;外道却以为死是断绝的。那些修行二乘的人,认为没有作为。他们都只是根据个人的主观想法去理解世界的种种现象和事物的外在形态。妄立虚假的名字,哪里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只有超越常人、能够通达无取舍的境界的人才能够领悟到五蕴的真相及其内在本质。外现种种色彩形象的幻象,每一声音的形象都各不相同。它们如同梦幻一样平等而无差别,并不产生对或不对的分别见解。不要执着于任何一法,也不要分别一切法。就像大海中的火被风吹燃,山间的树木相互撞击一般。真正的常住不灭的快乐就是这种涅槃的状态。如此说来,涅槃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我现在勉强地告诉你这些道理,让你舍弃那些邪见。你不应该按照我所说的去理解佛法,只让我告诉你一小部分。”志道听了偈语后大彻大悟,他激动地礼拜并离开了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