筥: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固眼其底,盖若利箧口铄之。
炭挝: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一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锤,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䇲:火䇲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鍑: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摸土而外摸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
这首诗是关于古代的茶器,通过具体的描述和解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古代茶器的制作和使用情况。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 筥 - 用竹子编织成的容器,高一尺二寸,直径七寸,或使用藤条编制而成,形状像篮子,编织六层,在底部固定眼,就像利口锁一样。
- 炭挝 - 用铁制成六棱形的工具,长一尺,尖锐而锋利,中间握有细头,系上一个小金属饰物来装饰它。类似于现代的河陇军人所使用的木锤或斧头,根据个人习惯来决定使用哪种形式。
- 火䇲 - 也被称为箸,通常为圆形或者直立的一尺三寸,顶部平直,没有葱台勾锁之类的装饰,由铁或熟铜制成。
- 鍑 - 用生铁制成的锅,现代人所说的急铁,是通过耕刀的锻造方法来铸造的,内壁涂覆泥土以增加润滑性,外壁涂覆沙土以增加散热性。方形的形状用于正火,宽大的边缘用于扩大火力的范围,长而圆润的底部用于保持中心温度。脐部的长度决定了沸腾的程度,沸腾程度越高,则末料容易飞扬,末料飞扬使得味道更纯净。洪州地区用瓷制品作为鍑,莱州地区用石头作为鍑,瓷和石都是雅器,但质地并不坚实,难以持久使用。用银制作鍑则极为纯洁,但也过于奢华。雅则雅矣,洁亦洁矣,但若经常使用最终都会归于银。
接下来是诗句与译文对照:
- 筥 - 竹篮编织,高1尺2寸,口径7寸,或用藤制,类似篮状。
- 炭挝 - 铁质六棱锤,长1尺,尖端锋利,中间有细柄,并附有小金属装饰。
- 火䇲 - 常用工具,一般为圆形或直立,长度约1尺3寸,顶部平整无装饰,材质可能是铁或熟铜。
- 鍑 - 用生铁铸成的大锅,形状似方形,宽边、深底、长圆肚,底部略宽以便保持中心温度。
这首诗主要介绍了古代茶器的一些基本构造和使用方式。通过对各个茶器的详细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如何利用自然材料和简单的工具来制作出适合饮用茶叶的器具。这些器具虽然简陋,但是它们的独特设计和使用效果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