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盂: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帕,以剡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札:札缉栟榈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涤方:涤方以贮涤洗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茶经·四之器》
熟盂:用来盛放熟水,可以是瓷质或沙质的,容量为二升。
碗:越州出产的瓷器品质最好,鼎州、婺州次之,岳州再次之,寿州和洪州的则稍次一些。有些人认为邢州出产的瓷器比越州的品质更好,但这并不正确。因为邢州的瓷器色泽如银,而越州的瓷器色泽如玉,所以邢州并不比越州更优秀;如果邢州的瓷器色泽如雪,那么越州的瓷器就如冰一样清冷,所以邢州并不比越州更为优秀。此外,邢州的瓷器颜色偏白,但是茶色却偏红,而越州的瓷器颜色偏青,但茶色却偏绿,所以邢州也并不比越州更为优秀。晋朝杜毓所著的《荈赋》中说到:“选择陶土和瓷器”,就是指从东瓯地区选取优质的陶瓷器皿。这里的“瓯”,就是越州的意思。由于越州出产的瓷器口唇不卷曲,底部卷曲且浅薄,可以容纳半升以下的液体。而越州出产的瓷器色泽偏青绿色,这可以增加茶的味道,使茶叶呈现出白色的红色。而邢州出产的瓷器色泽偏白色,茶叶的颜色偏红色;寿州出产的瓷器色泽偏黄色,茶叶的颜色偏紫色;洪州出产的瓷器色泽偏褐色,茶叶的颜色偏黑色,这些瓷器都不适合泡茶使用。
畚:用白色的蒲草编织成篮子状,可以用来存放十只碗。或者可以用筥来存放,这个工具是用剡藤纸夹着缝隙制成的,大小与筥相似。
札:用棕皮包裹茱萸木制成筒状,然后捆绑起来。或者截取竹子制作成束状,形状就像一支大笔。
涤方:用于存放洗涤用具后剩余的清水,用楸木制作的容器,其形状像水方,容量为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