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取友于天下,将岁行之两周。下何深之不即,上何高之不求?纷扰扰其既多,咸喜能而好修。宁安显而独裕,顾厄穷而共愁。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

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于海陬。遇夫人之来使,辟公馆而罗羞。索微言于乱志,发孤笑于群忧。物何深而不镜,理何隐而不抽?始参差以异序,卒烂漫而同流。

何此欢之不可恃,遂驾马而回辀?山磝磝其相轧,树蓊蓊其相摎。雨浪浪其不止,云浩浩其常浮。知来者之不可以数,哀去此而无由。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

【诗句】

余取友于天下,将岁行之两周。下何深之不即,上何高之不求。纷扰扰其既多,咸喜能而好修。宁安显而独裕,顾厄穷而共愁。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

【译文】

我在世间寻求朋友,每年行走两次。向下探索深渊却始终不至,往上攀升却从不攀求。众多纷扰已经很多了,大家都喜欢并乐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宁可保持安宁和显贵,但当陷入困境时却共同忧愁。只有知己难寻,所以一百人中才可能有一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与感慨。首句“余取友于天下”,表达了诗人在世间寻找知已、交友的志向和行动。接着三句描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与无奈。诗人感叹,无论是向下还是向上,都很难找到真正懂得自己、愿意与之为伍的人。最后两句“宁安显而独裕,顾厄穷而共愁”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注释】

⑴余:指作者。

⑵行:动词,行走,旅行。两:二。

⑶下何深之不即:向下探求深渊却不可得。

⑷上何高之不求:向上攀登却从不追求。

⑸纷扰扰:形容事物繁多繁杂的样子。

⑹咸:都。喜:高兴。能:能力、才能。

⑺宁:宁愿。安:安定。显:显赫。

⑻独:独自。

⑼顾:反而。厄:困境。穷:困窘。

⑽唯:只。

⑾始:开始。参差:参差不齐,杂乱。异序: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⑿卒:终于。烂漫:散乱。同流:一起流淌、流动。这里指混在一起。

⒀何:怎么。此:这。

⒁驾马而回辀:骑快马掉头返回。辀:马颈上的长木,此处作动词使用,意为骑马。

⒂磝磝:互相撞击的声音。相轧:相互抵触。

⒃蓊蓊:草木茂盛的样子。摎:缠绕。

⒄雨浪浪:大雨倾盆的样子。不止:停不下来。

⒅云浩浩:云雾弥漫的样子。常浮:总是飘荡。

⒆数:计算。哀:悲哀、哀痛。去此:离开这里。无由:无法、没有办法。

⒕倚郭郛:靠近城墙的地方,泛指城郊或近郊地区。掩涕:擦拭眼泪。

⒖空:浪费、虚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