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村公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归去田园生活的美好祝愿。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绸衣木突此乡尊:绸衣象征着尊贵的身份,木突可能指的是古代官服的一种特征。这句话意味着诗人以尊贵的身份向村公致敬。

  2. 白尽须眉眼未昏:这里的“白尽”可能是指年迈,而“须眉”通常指代人的眉毛和胡须,表示村公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和视力依然清晰。

  3. 醉舞神筵随鼓笛:这句话描述了村公在宴会中饮酒作乐的场景。神筵可能是一种盛大的宴席,鼓笛则是宴会中常用的乐器。

  4. 闲歌圣代和儿孙:圣代可能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而“儿孙”则指村公的孙子孙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村公能在美好的时代里享受家庭的温暖和欢乐。

  5. 黍苗一顷垂秋日:这里提到了黍苗,黍是一种谷物,一顷可能指的是田地的大小。这句话描述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黍苗在秋天成熟。

  6. 茅栋三间映古原:茅栋可能是茅草搭建的房屋,三间则是指房屋的数量。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古老的田野景象,茅栋三间在古原上显得格外醒目。

  7. 也笑长安名利处:这里提到了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唐朝的都城。名利处可能是指名利之地或追求名利的地方。这句话表明村公对于名利的态度,即使身处繁华都市,也能淡然笑看。

  8. 红尘半是马蹄翻:红尘通常指世俗世界,马蹄翻可能是指马的蹄子翻起尘土。这句话形容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但村公却能超然物外,不被红尘所困。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村公的尊贵身份、智慧品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村公的赞美,传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