洎汉兴,儒者乃考《洪范》以释阴阳。其事也如江璧传于郑客,远应始皇;卧柳植于上林,近符宣帝。门枢白发,元后之祥;桂树黄雀,新都之识谶。举夫一二,良有可称。至于蜚蜮蝝螽,震食崩坼,陨霜雨雹,大水无冰,其所证明,宝皆迂阔。故当春秋之世,其在于鲁也,如有旱雩舛侯,螟螣伤苗之属,是时或秦人归遂,或毛伯赐命,或滕、邾入朝,或晋、楚来聘。皆持此恒事,应彼咎徵,昊穹垂谪,厥罚安在?探赜索隐,其可略诸。
且史之记载,难以周悉。近者宋氏,年唯五纪,地只江、淮,书满百篇,号为繁富。作者犹广之以《拾遣》,加之以《语录》。况彼《春秋》之所记也,二百四十年行事,夷夏之国尽书,而《经传集解》卷才三十。则知其言所略。盖亦多矣。而汉代儒者,罗灾眚于二百年外,讨符会于三十卷中,安知事有不应于人失其事?何得苟有变而必知其兆者哉!
诗句
《史通·内篇·书志第八》
译文
史通,即《史通》,是唐代文学家、史学家刘知几所著的史学理论著作。该书成书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共二十卷,分内外两篇。《史通》内篇有三十三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历史编纂的体例、方法,以及史书的体裁和史官制度等。
注释
诗句释义
- “洎汉兴”: 及至汉代兴起时。
- “儒者乃考《洪范》以释阴阳”: 汉代儒者研究《洪范》来阐述阴阳变化的道理。
- “事也如江璧传于郑客,远应始皇;卧柳植于上林,近符宣帝”: 如同将玉璧传给郑客以解释秦始皇之事,或者在上林栽种柳树以象征宣帝之兆。
- “门枢白发,元后之祥”: 门前的白头发象征着元后的吉祥预兆。
- “桂树黄雀,新都之识谶”: 桂树与黄雀预示着新都的吉祥预兆。
- “举夫一二,良有可称”: 列举其中的一二事件,可以值得称道。
- “至于蜚蜮蝝螽,震食崩坼,陨霜雨雹,大水无冰”: 对于飞蚊、蜈蚣、蝗虫等灾害的描述,以及霜降、暴雨、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记载。
赏析
《史通·内篇·书志第八》是刘知几对史书撰写方法和史学理论的重要论述。他通过分析古代的历史文献,提出了对史书编纂的具体指导,并指出了历史书写中的得失。刘知几主张史书应详细记录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并对各种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进行客观描述。这种观点强调了史书的实录性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后世的史书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通》不仅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历史的深入分析和批判,刘知几展示了他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真实性的重视。他的这些观点和主张,不仅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为后世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史通·内篇·书志第八》以其严谨的史学态度和深刻的理论思考,成为了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其内容涵盖了历史编纂的各个方面,对后世史学家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