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王室将崩,霸图云构,必有忠臣义士,捐生殉节。若乃韦、耿谋诛曹武,钦、诞问罪马文,而魏、晋史臣书之曰贼,此乃迫于当世,难以直言。至如荀济、元瑾,兰摧于孝、靖之末,王谦、尉迥,玉折于宇文之季,而李刊齐史,颜述隋篇,时无逼畏,事须矫枉,而皆仍旧不改,谓数君为叛逆。书事如此,褒贬何施?

昔汉代有修奏记于其府者,遂盗葛龚所作而进之,既具录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及邯郸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嗟乎!历观自古,此类尤多,其有宜去而不去者,岂直葛龚而已!何事于斯,独致解颐之诮也。凡为史者,苟能识事详审,措辞精密,举一隅以三隅反,告诸往而知诸来,斯庶几可以无大过矣。

诗句及译文:

夫王室将崩,霸图云构,必有忠臣义士,捐生殉节。    

注释: 王室将灭亡,大业的蓝图正在构建之中,必定有忠臣义士,他们愿意献出生命去维护节操。

若乃韦、耿谋诛曹武,钦、诞问罪马文,而魏、晋史臣书之曰贼,此乃迫于当世,难以直言。    

注释: 例如韦昭和耿秉策划诛杀曹操,司马昱和司马诞质问马超的罪行,而晋代的史官却称他们为“贼”,这是因为他们在当代社会处境困难,无法直接说出真相。

至如荀济、元瑾,兰摧于孝、靖之末,王谦、尉迥,玉折于宇文之季,而李刊齐史,颜述隋篇,时无逼畏,事须矫枉,而皆仍旧不改,谓数君为叛逆。    

注释: 还有荀济、元瑾等人,他们因为孝武帝和靖帝末期的战乱而遭受重创,王谦和尉迥因西魏而身败名裂,但李谔修订齐史和颜之推撰写隋篇时,却没有受到当时的威胁,而是需要矫正错误,但他们都没有改变原本的内容,反而把这些人称为叛逆。

书事如此,褒贬何施?    

注释: 像这样记载历史,又该如何进行褒奖或贬低呢?

昔汉代有修奏记于其府者,遂盗葛龚所作而进之,既具录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及邯郸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嗟乎!历观自古,此类尤多,其有宜去而不去者,岂直葛龚而已!何事于斯,独致解颐之诮也。    

注释: 在汉代,有个人在别人家做秘书的时候,窃取了葛洪的文章并加以传播。虽然他的奏章很有技巧,但他不知道改正自己的姓名。当时的人们批评他说:“你写的奏章虽然巧妙,但是不应该抄袭葛洪的。”后来邯郸淳编著了《笑林》,还把他当作笑谈的来源。唉!纵观历史上,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那些应该被去掉而没有去掉的,难道只是葛洪一个人吗?为什么总是有这样的失误呢?

赏析: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历史书写中的道德判断问题。作者认为,对于历史上忠诚的忠臣义士,他们的牺牲应当被尊重和赞扬;然而对于一些背叛的行为,如果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受到指责,那么这种做法就有些不妥了。同时,作者还批判了一些历史学家的做法,他们不仅没有改正错误,还继续使用这些错误的观点。这种对历史的批判态度体现了作者对公正和真实历史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