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人无定质,因地而化。故生于荆者,言皆成楚;居于晋者,齿便从黄。涉魏而东,已经七叶;历江而北,非唯一世。而犹以本国为是,此乡为非。是则孔父里于昌平,阴氏家于新野,而系纂微子,源承管仲,乃为齐、宋之人,非关鲁、邓之士。求诸自古,其义无闻。
且自世重高门,人轻寒族,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若仲远之寻郑玄,先云汝南应劭;文举之对曹操,自谓鲁国孔融是也。爰及近古,其言多伪。至于碑颂所勒,茅土定名,虚引他邦,冒为己邑。若乃称袁则饰之陈郡,言杜则系之京邑,姓卯金者咸曰彭城,氏禾女者皆云钜鹿。在诸史传,多与同风。此乃寻流俗之常谈,忘著书之旧体矣。
又近世有班秩不著者,始以州壤自标,若楚国龚遂、渔阳赵壹是也。至于名位既隆,则不从此列,若萧何、邓禹、贾谊、董仲舒是也。观《周》、《隋》二史,每述王、庚诸事,高、杨数公,必云琅琊王褒,新野庾信、弘农杨素、渤海高颎,以此成言,岂曰省文,从而可知也。
史通·内篇·邑里第十九探索历史人物的地域与身份背景
- 原文翻译及注释
- 《史记》中记载人物籍贯
- 太史公改革史书体例
- 夏侯孝若赞文提及地名
- 韩翃诗中描绘春城美景
- 杜臆对杜甫草堂诗歌赏析
- 诗句与译文
- 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门泊吴船即杜甫草堂
- 诗人生平与作品风格
- 韩翃简介及其文学成就
- 杜甫生平事迹及艺术特色
- 杜臆评价杜甫诗作
- 古今对比视角
- 古代至现代地域观念变迁
- 杜甫作品中体现的地域文化
- 近现代人如何理解杜甫
- 历史文献在现代社会影响
- 《史记》史料价值与传承
- 地方志在记录历史文化中作用
- 当代学者如何借鉴历史文献研究现实问题
- 历史人物与地域关系的深层意义
- 地域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地域背景对文学作品塑造
- 社会变迁中地域认同演变
- 历史人物地域背景在教育中的应用
- 地理教学融入历史人物知识
- 学生通过历史了解家乡文化
-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地域与历史联系
- 历史人物地域背景研究方法
- 采用多种史料进行考证
- 结合时代背景解读人物行为
-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研究
- 地域与历史人物关系研究展望
-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跨学科合作
- 新技术在历史研究中应用前景
- 历史与现实对话中地域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