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如《左传》宋华耦来盟,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人以为敏。夫以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此为省句也。

《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其有反于是者,若《穀梁》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偻者逆偻者。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必事皆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汉书·张苍传》云:“年老,口中无齿”。

盖于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然则省句为易,省字为难,洞识此心,始可言史矣。苟句尽余剩,字皆重复,史之烦芜,职由于此。

诗句

史通·内篇·叙事第二十二
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如《左传》宋华耦来盟,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人以为敏。夫以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此为省句也。

译文

史书的编写中,有两种减少叙述的方法:一是删简句子,二是省略文字。例如在《左传》中,宋国的华耦来访结盟,他提到自己的祖先曾冒犯过宋国,但鲁国人却认为他很聪明。这是因为他用“钝”来形容“敏”,这明显是明智之人所不屑的,因此属于简化句子的例子。

《春秋经》中提到:“陨石于宋五”。这里如果只说“陨石”而不加修饰语,就太简略了;但如果加上“石”这个字,就又显得过于繁琐了。所以应该找到两者之间的折中点,简洁而合理。

另一种情况是反例,如《穀梁传》中说“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齐使跛者逆跛者”。这里的问题在于应该去掉“跛者”等重复的部分,只需说“各以其类逆”即可,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描述,这是繁复的写法。

《汉书·张苍传》记载:“年老,口中无齿”。这句话如果简化为:“年老,口无齿”,就更加精简。然而在这六字之中加入“年”“口中”“无齿”三个词显然是多此一举。如果能够去除这些多余的字眼,史书将不会如此繁琐。

简化语句比省略文字要容易些,但要真正掌握这一点,就必须对写作有深刻的认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才能谈论历史书写。如果文章里的句子都只是多余,文字都重复出现,那么历史书籍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