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饵巨鱼者,垂其千钓,而得之在于一筌;捕高鸟者,张其万置,而获之由于一目。夫叙事者,或虚益散辞,广加闲说,必取其所要,不过一言一句耳。苟能同夫猎者、渔者,既执而置钓必收,其所留者唯一筌一目而已,则庶几胼胝尽去,而尘垢都捐,华逝而实存,滓去而渖在矣。嗟乎!能损之又损,而玄之又玄,轮扁所不能语斤,伊挚所不能言鼎也。(右尚简)

夫饰言者为文,编文者为句,句积而章立,章积而篇成。篇目既分,而一家之言备矣。古者行人出境,以词令为宗;大夫应对,以言文为主。况乎列以章句,刊之竹帛,安可不励精雕饰,传诸讽诵者哉?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句皆《韶》、《夏》,言尽琳琅,秩秩德音,洋洋盈耳。譬夫游沧海者,徒惊其浩旷;登太山者,但嗟其峻极。必摘以尤最,不知何者为先。然章句之言,有显有晦。显也者,繁词缛说,理尽于篇中;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然则晦之将显,优劣不同,较可知矣。夫能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此皆用晦之道也。

盖饵巨鱼者,垂其千钓,而得之在于一筌;捕高鸟者,张其万置,而获之由于一目。
注释:钓鱼的人用很多钓竿,但是只有一把钓钩可以捕获到鱼;打猎的人用很多陷阱,但是只有一只眼睛可以发现目标。比喻在叙事时,需要有重点和关键,其他的都可以舍弃。

夫叙事者,或虚益散辞,广加闲说,必取其所要,不过一言一句耳。
注释:叙事的人可能会使用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来增加内容,但是他们必须抓住核心内容,只使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

苟能同夫猎者、渔者,既执而置钓必收,其所留者唯一筌一目而已,则庶几胼胝尽去,而尘垢都捐,华逝而实存,滓去而渖在矣。
注释:如果能像猎人和渔人一样,一旦得到猎物就会立即收起,那么所有的辛苦都会消失,所有的灰尘都会清除,所有的华丽都会消失,剩下的都是真实的存在。

嗟乎!能损之又损,而玄之又玄,轮扁所不能语斤,伊挚所不能言鼎也。(右尚简)
注释:啊!能够减少到最少,然后再减去,这就是玄之又玄的境界,就像轮扁不能教他如何使用斧头,伊挚也不能告诉他如何烹煮食物一样。

夫饰言者为文,编文者为句,句积而章立,章积而篇成。篇目既分,而一家之言备矣。古者行人出境,以词令为宗;大夫应对,以言文为主。况乎列以章句,刊之竹帛,安可不励精雕饰,传诸讽诵者哉?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句皆《韶》、《夏》,言尽琳琅,秩秩德音,洋洋盈耳。譬夫游沧海者,徒惊其浩旷;登太山者,但嗟其峻极。必摘以尤最,不知何者为先。然章句之言,有显有晦。显也者,繁词缛说,理尽于篇中;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然则晦之将显,优劣不同,较可知矣。
注释:修饰言辞的人用来写作的文章是文章,整理文章的人用来编写的句子是句子,句子积累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标题已经确定了,一家之言也已经完备了。古人出使外国,以辞令为最重要的任务;大夫在应对君主的时候,以言文为主。更何况把句子编辑成章节,刻在竹子上,怎么能不努力地修饰和雕琢,以便朗诵呢?自从圣人和贤人创作和记录以来,这些作品就被称为经典,每句话都是《韶》和《夏》那样的美妙诗句,每句话都充满了美好的音乐,整齐的旋律和美妙的声音充满耳朵。这就像在海上游览的人,只会惊叹大海的辽阔;登上泰山的人,只会感叹山峰的高峻。一定选择其中最好的,但不知道哪个更好。然而文章的表达方式有明显和不明显的。明显的是指用大量的词汇和复杂的表达方式,所有的内容都在文章中;不明显的是用简单的词语和简洁的语言,事情超过了句子的范围。那么,不明显的将要变成明显的,好坏不同,差别很清楚。如果能省略小的内容而保留主要的部分,举重而明轻,一句话就能涵盖所有的事情,一句话就能涵盖所有的情况,这都是使用不明显的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