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

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于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至马迁又征三闾之故事,放文园之近作,模楷二家,勒成一卷。于是扬雄遵其旧辙,班固酌其余波,自叙之篇,实烦于代。虽属辞有异,而兹体无易。

寻马迁《史记》,上自轩辕,下穷汉武,疆宇修阔,道路绵长。故其自叙,始于氏出重黎,终于身为太史。虽上下驰骋,终不越《史记》之年。班固《汉书》,止叙西京二百年事耳。其自叙也,则远征令尹,起楚文王之世;近录《宾戏》,当汉明帝之朝。包括所及,逾于本书远矣。而后来叙传,非止一家,竞学孟坚,从风而靡。施于家谍,犹或可通,列于国史,多见其失者矣。

《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6),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历史著作之一,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首诗的第一句“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表达了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目的和背景。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是自己叙述的历史,而这种叙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古时期。这里的“中古”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即战国末期至秦汉初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但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
第二句“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则是对屈原《离骚》的描述。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作品中有许多表达自己情感和理想的地方。在这里,他首先描述了自己的家族背景,然后提到了自己的出生和名字。
第三句“自叙发迹,实基于此。”则进一步说明了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所依托的基础。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基于屈原的《离骚》以及其他古代文献创作的,这些文献为他的叙述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接下来的两句“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则提到了司马相如(约前179-约前117)的作品《子虚赋》和《上林赋》。这两篇作品都是模仿屈原的风格创作的,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自我描述和抱负。然而,司马相如的作品中并没有明确提到“自叙”这个词组,这可能是后人对其作品的解释。
第五句“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则总结了司马相如作品中的特点。他认为司马相如的作品主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和行为,而不是像司马迁那样详细地描述家族背景和个人经历。
第六句“逮于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则表达了对后代作品的看法。他认为后代的作品往往只关注祖先的出身和成就,而忽略了个人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最后四句“至马迁又征三闾之故事,放文园之近作,模楷二家,勒成一卷。”则是对班固(约62-92)的作品的描述。班固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在这里,他借鉴了司马迁和司马相如的作品,并将其整理成一卷。
第七句“于是扬雄遵其旧辙,班固酌其余波,自叙之篇,实烦于代。”则指出了两位作者的继承关系。扬雄(约前53-约18)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和辞赋家,他继承了司马迁的写作风格;而班固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
第八句“虽属辞有异,而兹体无易。”则强调了《史记》和《汉书》之间的区别。尽管两者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一致的。
第九句“寻马迁《史记》,上自轩辕,下穷汉武,疆宇修阔,道路绵长。”“马迁”指的是司马迁,他的作品《史记》涵盖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这段历史描绘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第十句“故其自叙,始于氏出重黎,终于身为太史。”则是对《史记》中部分内容的解读。这里的“氏出重黎”和“身为太史”是指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身份。他认为自己的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事件,更是为了揭示其中的深层含义和价值观念。
第十一句“虽上下驰骋,终不越《史记》之年。”则进一步强调了《史记》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尽管司马迁的写作跨越了多个朝代和历史阶段,但他的作品始终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展开——那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跨越时空的视野使得《史记》成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历史著作。
第十二句“班固《汉书》,止叙西京二百年事耳。”则指出了班固(约92-约104)的作品特点。《汉书》是班固根据《史记》等资料整理而成的一部历史著作。它主要记载了西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风貌。虽然《汉书》的篇幅较《史记》短小许多,但它仍然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第十三句“其自叙也,则远征令尹,起楚文王之世;近录《宾戏》,当汉明帝之朝。”则是对班固作品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解读。这里的“远征令尹”和“近录《宾戏》”分别指的是班固在描述楚国和汉朝历史时所使用的方法和角度。他通过远征楚国的令尹来展现楚国的强大与繁荣;同时,他也通过对汉代宫廷游戏的记述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第十四句“包括所及,逾于本书远矣。”则强调了班固作品的广泛性和深度。他所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原本《史记》的范围和深度。这使得《汉书》成为了一部更为全面、系统的历史著作。
第十五句“而后来叙传,非止一家,竞学孟坚,从风而靡。”则是对后世对班固作品的学习态度的总结。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们纷纷学习班固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形成了一种崇尚班固之风。这种风气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史记》和《汉书》的对比分析,展现了两部历史著作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两位作者写作风格的赞赏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