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际,有好事者,录自古帝王,公侯、卿大夫之世,终乎秦末,号曰《世本》,十五篇。春秋之后,七雄并争,秦并诸侯,则有《战国策》三十三篇。
汉兴,太中大夫陆贾纪录时功,作《楚汉春秋》九篇。右说《左传》。
孝武之世,太史公司马谈欲错综古今,勒成一史,其意未就而卒。子迁乃述父遗志,采《左传》、《国语》,删《世本》、《战国策》,据楚、汉列国时事,上自黄帝,下讫麟止,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都谓之《史记》。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言,藏诸名山,副在京师,以俟后圣君子。
至宣帝时,迁外孙杨惲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而十篇未成,有录而已。元、成之间,褚先生更补其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等传,辞多鄙陋,非迁本意也。
诗句:楚、汉之际,有好事者,录自古帝王,公侯、卿大夫之世,终乎秦末,号曰《世本》,十五篇。春秋之后,七雄并争,秦并诸侯,则有《战国策》三十三篇。
译文:楚汉时期,有人喜欢收集古代帝王的事迹,记录了从公侯、卿大夫的时代一直到秦朝末年的事情,一共是十五篇。春秋之后,七个强大的国家相互竞争,秦国统一了诸侯国,因此就有了《战国策》三十三篇。
注释:
- 古帝王:指中国历史上的君主,包括各个朝代的国王、皇帝等。
- 公侯、卿大夫:中国古代的官职等级制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公、侯、伯、子、男等。
- 春秋后:指的是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这个时间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 七雄并争: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七个主要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争夺霸权。
- 秦并诸侯:秦朝统一了这些国家的领土,结束了战国时代的纷争。
- 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斗争和外交活动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从一个王朝到另一个王朝的转变。通过记载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和人物,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对古代文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