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散骑常侍巴西谯周,以迁书周、秦已上或采家人诸子,不专据正经,于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凭旧典,以纠其谬。今则与《史记》并行于代焉。右说《史记》《史记》所书,年止汉武,太初以后,阙而不灵。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
至建武中,司徒掾班彪以为其言鄙俗,不足以踵前史;又雄、歆褒美伪新,误后惑众,不当垂之后代者也。于是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作《后传》六十五篇。
其子固以父所撰未尽一家,乃起元高皇,终乎王莽,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上下通洽,为《汉书》纪、表、志、传百篇。其事未毕,会有上书云固私改作《史记》者,有诏京兆书系,悉录家书封上。固弟超诣阙自陈,明帝引见,言固续父所作,不敢改易旧书,帝意乃解。即出固,征诣校书,受诏卒业。经二十余载,至章帝建初中乃成。
历史见证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群人像璀璨星辰般闪耀着智慧的光辉。谯周,这位三国时期的蜀汉学者,以他深邃的历史眼光和严谨的考据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古史考》。他的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记录,更是对后世的一次深远启示。
在《古史考》中,谯周用他那锐利如刀锋的文字,划开了历史的迷雾,为世人揭示了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真实。他不仅仅关注于事实本身,更致力于通过事实去解读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他的笔下,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紧密相连,让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历史,去思考历史。
谯周的《古史考》,是一部对司马迁《史记》的纠偏之作。他在书中指出了许多《史记》中记载的失误,比如关于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偏差、某些事件的描述不准确等。他的工作,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史记》的局限,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历史图景。
历史并非总是黑白分明的。在谯周的笔下,历史的真相往往比简单的是非善恶更为复杂。《古史考》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清理,也是对人性的一次深刻剖析。它告诉我们,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载,更是对未来的启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在,更好地规划未来。
在阅读《古史考》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谯周一同站在历史的舞台上,亲眼目睹那些历史的瞬间。他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谯周的《古史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份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它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地审视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