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秦为不道,坑儒禁学,孔子之末孙曰忠,壁藏其书。汉室龙兴,旁求儒雅,闻故秦博士伏胜能传其业,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受焉。时伏生年且百岁,言不可晓,口授其书,才二十九篇。自是传其学者有欧阳氏、大小夏侯。宣帝时,复有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与伏生所诵合三十篇,行之于世。其篇所载年月,不与序相符会,又与《左传》、《国语》、《孟子》所引《泰誓》不同,故汉、魏诸儒,咸疑其谬。
《古文尚书》者,即孔忠所藏,科斗之文字也。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始得之于壁中。博士孔安国以校伏生所诵,增多二十五篇,更以隶古字写之,编为四十六卷。司马迁屡访其事,故多有古说。安国又受诏为之训传。值武帝末,巫蛊事起,经籍道息,不获奏上,藏诸私家。刘向取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脱误甚众。至于后汉,孔子之本遂绝。其有见于经典者,诸儒皆谓之逸书。王肃亦注《今文尚书》,而大与古文孔传相类,或肃私见其本而独秘之乎?
史通·外篇·古今正史第二
属秦为不道,坑儒禁学,孔子之末孙曰忠,壁藏其书。
- 注释: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12年实施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导致许多儒家学者被迫害和处决。其中,孔子的后人孔忠将孔子的《尚书》等经典文献收藏起来,藏在墙壁之中。
- 赏析:《古今正史》是一本记载古代历史的书籍,由孔子的后代孔忠所藏。由于当时的政治动荡和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孔子的经典著作一度被埋没。然而,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献才得以流传下来,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资料。
汉室龙兴,旁求儒雅,闻故秦博士伏胜能传其业,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受焉。
- 注释:汉朝初期,为了恢复和发展文化,汉文帝下令寻找儒家学者。他特别听说了前秦朝的博士伏胜精通儒家学问,于是下诏任命太常使掌故晁错前去学习伏胜的学问。
- 赏析:《古今正史》的传承过程中,伏胜传授给晁错,使得这部经典的学问得以保存并传播。晁错作为汉代著名的学者,他的学习和研究对《古今正史》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这对于后来的历史研究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伏生年且百岁,言不可晓,口授其书,才二十九篇。
- 注释:伏胜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能够清楚地讲述《尚书》的内容。他口授给晁错的二十九篇,成为了《古今正史》的主要版本。
- 赏析:《古今正史》的形成,不仅体现了伏胜深厚的儒学功底,也反映了汉代对传统经典文献的重视和保护。这一版本的《尚书》对于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是传其学者有欧阳氏、大小夏侯。宣帝时,复有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与伏生所诵合三十篇,行之于世。
- 注释:从伏胜开始,《尚书》的学者们继续传承和发展了这部经典。到了汉宣帝时期,河内郡有一个女子获得了《尚书·泰誓》的一篇文本,并与伏胜所学的三十篇内容相吻合。
- 赏析:《古今正史》在经过历代学者的传承后,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宣帝时期的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尚书》的版本,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其篇所载年月,不与序相符会,又与《左传》、《国语》、《孟子》所引《泰誓》不同,故汉、魏诸儒,咸疑其谬。
- 注释:在《古今正史》的版本中,有些篇章所记录的年份和事件与《史记》、《左传》、《国语》和《孟子》中的记载不完全一致或有所出入。这引发了汉魏时代的诸多学者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 赏析: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古代文献在传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误解或篡改。《古今正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通过更多考古证据和历史文献进行验证,以揭示其真实的历史面貌。
《古文尚书》者,即孔忠所藏,科斗之文字也。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始得之于壁中。博士孔安国以校伏生所诵,增多二十五篇,更以隶古字写之,编为四十六卷。司马迁屡访其事,故多有古说。
- 注释:所谓的《古文尚书》,是指孔子后代孔忠所藏的古文书籍。该书最初是在孔子旧宅被鲁恭王拆毁后从墙壁中被发现的。孔安国负责对其进行校对和增补,增加了二十五篇内容,并用隶书写成四十六卷。司马迁多次访问此事并进行研究,因此关于《古文尚书》有许多古老的说法。
- 赏析:《古文尚书》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历史演变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古代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关键材料。通过对《古文尚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思想内涵。
王肃亦注《今文尚书》,而大与古文孔传相类,或肃私见其本而独秘之乎?
- 注释:王肃也对《今文尚书》进行了注解,但其内容和风格与古文经书的孔安国注解相似。有人怀疑王肃可能私下见到古文经书的原件并独自保留。
- 赏析:这种疑惑揭示了古代文献在传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保密或私人获取的情况。这也反映了古代学者在面对经典文献时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惑,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结
- 《古今正史》的重要性:它作为一部记录古代历史的典籍,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朝代的传承,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持续影响。
- 《古文尚书》的研究意义:《古文尚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的思想和文化,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政治背景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古文文献的解读和比较,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及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 《古今正史》和《古文尚书》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珍贵文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鼓励学术界和公众共同参与,推动这些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