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上古结绳以理,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儒者云:“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又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春秋传》载楚左史能读三坟、五典。《礼记》曰:“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由斯而言,则坟、典文义,三、五史策,至于春秋之时犹大行于世。
爰及后古,其书不传,惟唐、虞已降,可得言者。然自尧而往,圣贤犹述,求其一二,仿佛存焉。而后来诸子,广造奇说,其语不经,其书非圣。故马迁有言:“神农已前,吾不知矣。”班固亦曰:“颛顼之事,未可明也。”斯则坟、典所记,无得而称者焉。右说三坟五典案尧、舜相承,已见坟、典;周监二代,各有书籍。至孔子讨论其义,删为《尚书》,始自唐尧,下终秦穆,其言百篇,而各为之序。
《史通·外篇·古今正史第二》的翻译:上古时代人们用结绳的方式来管理事务,后来圣人将这种方法改为书契。儒家学者认为:“伏羲氏开始画八卦,造书契,用来代替结绳之政,从此文籍便产生了。”又说:“伏羲、神农、黄帝的书称为‘三坟’,这是大道;少昊、颛顼、高辛、唐、虞的书称为‘五典’,这就是常道。”《春秋传》记载楚左史能读“三坟”、“五典”。因此,“坟”、“典”的文义,“三”、“五”的史策,直到春秋时期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到了后来的时代,这种书不再流传,只有唐、虞以后才能找到相关记录。但是自尧以来,圣贤仍然在继续记述,寻找一二个例子,仍然可以发现一些痕迹。而后来的各种子书,却广泛地创造了许多奇说,其话语不经,其书并非圣贤所写。所以司马迁也有话:“神农之前,我不知也。”班固也说:“颛顼的事情,尚不可明也。”这也就是说,“三坟”、“五典”所记的内容,无法称其为圣哲之言。右说《三坟五典案》,尧舜相承,可见“三坟”、“五典”的存在;周王朝监督夏、商二代,各有书籍。直到孔子才讨论这些内容,并删为《尚书》,从唐尧开始,到秦穆王结束,共百篇,并为每篇都做了序言。
注释:
- 易曰: 指《周易》。
- 上古结绳以理,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描述从远古至周朝,人们记录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从使用绳子转变为使用书写的符号(书契)。
- 儒者云: 儒家学者的解释。
- 伏羲氏始画八卦: 伏羲是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个文明时期的人物,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他被认为是八卦的创始人。
- 造书契: 制作书写工具——书契。
- 三坟、五典: “三坟”通常指《尚书》、《礼记》和《春秋左氏传》等古代文献;“五典”则可能包括了其他如《诗经》等作品。
- 文籍生焉: 文籍即文字记录的书籍,产生和发展。
- 又曰: 接着前文再次提到……
- 由斯而言: 因此,根据……
- 坟、典文义: 指“三坟”和“五典”中蕴含的意义与价值。
- 三、五史策: 指历史上关于“三坟”和“五典”的研究或评论。
- 春秋之时: 春秋时期,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约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 爰及后古: 随着时间的流逝。
- 不传: 不再流传。
- 惟唐、虞已降: 仅在唐尧和虞舜统治期间。
- 犹大行于世: 仍广泛流传。
- 然自尧而往: 从尧帝以后。
- 圣贤: 这里指的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 二、三: 此处数字代表文中的例子或观点。
- 班固亦曰: 班固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他认为……
- 斯则坟、典: 此乃“三坟”、“五典”之所载。
- 无得而称者焉: 没有谁能称颂或认可它们。
- 右说三坟五典: 这部分是对“三坟五典”的解释和说明。
- 尧、舜相承: 尧和舜相继执政,象征着传统和继承。
- 周监二代: 周代对夏、商两代的监督和管理。
- 各自为书: 各朝代有自己的书籍和记录。
- 孔子讨论其义: 孔子对这些内容的解读和阐述。
- 删为《尚书》: 孔子将《尚书》这部经典文献进行了整理删节。
- 自唐尧: 从唐尧开始。
- 下终秦穆: 一直到秦穆公为止。
- 其言百篇: 《尚书》共有104篇。
- 而诸子: 各种子书。
- 广造奇说: 广泛地创造许多奇异的说法。
- 马迁: 即司马迁,他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
- 求其一二: 寻求其中的一二个例子。
- 仿佛存焉: 依稀存在。
- 尔后诸子: 随后的子学。
- 班固亦曰: 班固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
- 颛顼之事,未可明也: 对于颛顼的历史事迹,尚且难以明确解释清楚。
- 斯则坟、典所记: 这些“三坟五典”所记载的内容。
- 无得而称: 无法称赞。
- 案尧、舜相承: 依据尧和舜的传承关系。
- 周监二代: 周王朝对夏、商两代的监管和借鉴。
- 各有书籍: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著作和记录。
- 至于春秋之时: 到了春秋时期。
- 已大行于世: 已经普遍流行。
- 爰及后古: 以及过去的年代。
- 其书不传,惟唐、虞已降: 除了唐尧和虞舜之后,其它朝代的书籍就不再流传了。
- 然自尧而往: 从尧帝开始。
- 圣贤犹述,求其一二,仿佛存焉: 尽管圣贤们不再亲自著述,但其中的一些故事仍然依稀可见。
- 而后来诸子: 而后来的各种子学。
- 广造奇说: 广泛地创造许多奇异的说法。
- 其语不经: 其话语缺乏依据。
- 书非圣: 书籍并非圣贤所作。
- 故马迁有言: 所以司马迁有这样的观点。
- 班固亦曰: 班固也持同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