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热则胃中消榖,消榖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五津之榖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塞闭,三焦不写,津液不化、水榖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译文】

黄帝问:人体中五脏六腑的津液,是怎样产生的?岐伯说:饮食经过消化,水谷精华转化为营气和精微物质,这就是五脏六腑之津的本源。

如果饮食过咸或过多,则伤及脾,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不能将津液布散到全身,就会引起内热。由于内热,胃中的食谷不能消,食物残渣在肠胃中积聚,所以肠胃膨胀。由于肠胃膨胀,所以胃的功能也变得迟缓。胃功能迟缓就会影响气机升降的正常,因此唾液从口中溢出。

五脏六腑之津液都由饮食转化而来,但五脏六腑之津液各有其特点。其中胃的津液是五谷之精华,称为“醴”,它渗入骨空以补充脑髓,向下流注于两阴之间。

如果阴阳之气不和,那么津液就会向外溢,向下行,流入阴部,使骨髓和津液都减少,下流过度,就会发生虚弱,因此腰背疼痛、胫部酸软。

若阴阳之气不和,四海闭塞,三焦不通,水谷不能正常地运化,而停滞在肠胃之中。在肠道中与回肠相别,留滞在下部,而不能渗润至膀胱,就会导致下焦胀满,水邪泛滥成胀,出现水胀病证。这是津液化生后,五脏六腑之津液运行逆顺失常的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