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夫子之言针甚骏,以配天地,上数天文,下度地纪,内别五脏,外次六腑,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歧伯曰: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也。
黄帝曰:余闻之,则为不仁,然愿闻其道,弗行于人。歧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剑之可以杀人,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诊,犹可知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歧伯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迎而夺之而已矣。
黄帝曰:上下有数乎?歧伯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脏之气尽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输矣,此所谓夺其天气者也,非能绝其命而倾其寿者也。
【诗句】
黄帝曰:夫子之言针甚骏,以配天地,上数天文,下度地纪,内别五脏,外次六腑,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
歧伯曰: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也。
黄帝曰:余闻之,则为不仁,然愿闻其道,弗行于人。
歧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剑之可以杀人,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诊,犹可知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
歧伯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迎而夺之而已矣。
黄帝曰:上下有数乎?
歧伯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脏之气尽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输矣,此所谓夺其天气者也,非能绝其命而倾其寿者也。
【译文】
黄帝问:你讲的关于针灸的知识非常精彩,它能与天地相配,向上可以推算天文历法,向下可以测量地理方位,在内可以辨别五脏,在外可以分清六腑,经脉有二十八个交会处,都能一一对应。它能够挽救生命,但不能挽救死亡的病体,你能否反过来做到呢?
歧伯说:我能够治疗生命垂危的病人,但不能治疗已经去世的患者。
黄帝说:我听到这样的话,就感到不仁慈。然而我希望听听其中的诀窍,不让它在人身上施行。
歧伯说:这是明白的道理,是确定的事理,就像用刀剑可以杀死人一样,就像喝醉了酒的人会失去意识一样。即使不用诊断,也可以知道。
黄帝说:我想详细了解一下。
歧伯说:人体所接受的气是食物,食物进入胃部后化生为水谷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通过脾的功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因此,胃是水谷精微物质和气血汇聚之处。大海所流通的水汽是整个天下。胃将生成的气血输送到全身各条经脉。经脉是连接五脏六腑的大通道,只要迎着它的来路进行针刺,就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黄帝说:从上到下一共有几段路程呢?
歧伯说:迎着经脉的来路进行针刺,在离穴位五里以内停止,在中间停止五次就可以了,这样五到五次就能把经脉中气血消耗干净了。所以,总共有二十五次,就是耗尽了经脉中的气血。这就是所说的夺其天时而并非要断绝人的性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