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歧伯曰:禁其不可刺也。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歧伯曰:无泻其不可夺者也。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歧伯曰:补泻无过其度。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逆。歧伯曰:病与脉相逆,命曰五逆。
黄帝曰:余闻刺有九宜。歧伯曰:明知九针之论,是谓九宜。
黄帝曰:何谓五禁,愿闻其不可刺之时。歧伯曰: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曚于耳内。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已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泻水。庚辛日自乘四季,无刺关节于股膝。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是谓五禁。
黄帝曰:何谓五夺?歧伯曰: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此皆不可泻。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歧伯曰:禁其不可刺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歧伯曰:无泻其不可夺者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歧伯曰:补泻无过其度。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逆。歧伯曰:病与脉相逆,命曰五逆。黄帝曰:余闻刺有九宜。歧伯曰:明知九针之论,是谓九宜。黄帝曰:何谓五禁,愿闻其不可刺之时。歧伯曰: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曚于耳内。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已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泻水。庚辛日自乘四季,无刺关节于股膝。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是谓五禁。

诗句释义

  • “甲乙日自乘”:指甲乙日时,身体处于自身能量的运转状态,此时不宜进行针刺治疗。
  • “无刺头”:指在甲乙日时头部也是不宜被针刺的部位。
  • “无振埃于肩喉廉泉”:指避免使用振动过大的手法,以免损伤肩喉部位。
  • “无刺腹”:指腹部也是不建议针刺的部位,可能是因为腹部较为重要或易受伤害。
  • “去爪泻水”:指去除手部的指甲,避免对水液造成过度刺激。
  • “无刺关节于股膝”:指避免使用针对关节和膝盖的针刺手法,这些部位比较敏感且活动频繁。
  • “无刺足胫”:指出腿和胫骨区域也不宜接受针刺。

译文解析

  1. 五禁的基本解释:五禁是指在特定的日子或时间段内,某些特定的身体部位不应接受针刺治疗,以防止可能的不良反应或伤害。
  2. 五夺的含义:五夺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泻法(即减少气血的方法),如在身体不允许再亏损的时候。
  3. 五过的解释:五过指的是在进行针刺操作时,补泻方法应遵循一定的限度,以防过度,从而防止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4. 五逆与九宜:五逆涉及的是针刺与病人病情的相互逆反关系,而九宜则是根据九种基本针法理论来规范针刺操作的标准。
  5. 五禁的详细规定:具体到哪些日子和哪些部位应当避免针刺,这有助于医师在治疗时做出合理的判断。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禁忌的重要理论,通过具体的日期和部位的说明,强调了针灸治疗中的谨慎性和安全性。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医学的智慧,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