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
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
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
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
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注释】
- 春雷起萌蛰:春天到来,万物苏醒。萌蛰,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 土壤日已疏:土地日渐干燥。
- 偃仰遂真性:顺应自然,回归本性。
- 所求惟斗储:所追求的只是斗斛之量(比喻才俊)。
- 披衣出茅屋:穿着衣服走出简陋的房子。
- 盥漱临清渠:洗洗手脸,面对清澈的溪流。
- 吾道亦自适:我的道法自在,不受拘束。
- 退身保玄虚:远离世俗纷扰,保持清静。
- 幸无职事牵:幸亏没有官职的牵绊。
- 且览案上书:暂且翻阅一下公文。
- 案书,官署中的文书档案。
- 亲友各驰骛:亲朋好友各自奔波忙碌。
- 谁当访敝庐:谁会来访我这简陋的地方。
- 思君在何夕:思念你,是在哪个夜晚呢?
- 明月照广除:明月照耀着宽广的庭院。
【译文】
春天雷声轰隆,万物复苏,泥土渐显疏落。谁能抵挡盛明之世,才俊之士隐于乡野。我顺其自然,只求有斗斛之量。脱下衣服走出茅屋,洗手洗脸面对着清澈的溪流。我的道法自在,不受世俗牵绊。幸运地脱离了职务的牵累,暂且翻阅公文。亲朋好友各自奔忙,谁会来拜访我这简陋之处?思念你的时候,明月照亮了庭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田园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春雷、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首句“春雷起萌蛰”开篇即点明了季节,紧接着用“土霡日已疏”进一步描绘了春雨过后的土地变化,为下文埋下伏笔。第二句“胡能遭盛明”,诗人反问自己为何要遭受这样的时代,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愤慨。接下来的三句“才俊伏里闾”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他不愿被功名利禄所束缚,只想过一种平淡无为的生活。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场景。“披衣出茅屋”形象地表现了自己脱去尘世喧嚣的决心,“盥漱临清渠”又描绘了自己洗尽铅华、回归自然的情景。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则总结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道教的信仰。他认为,只要能够遵循自己的道法自然,就能够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田园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