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以下是对《昔昔盐二十首·采桑秦氏女》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 诗句一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南边的道路上采桑的情景,而她的名字却是一个未知的秘密。这里的“南陌”指的是通往村庄或城镇的道路,通常也是人们聚集的地方,象征着繁忙和生活的气息。而“采桑”则是一种古老的农事活动,象征着生活的辛勤与自然之美的结合。然而,当这位女子的名字被揭示出来时,她的身世、身份乃至于可能的背景都变得扑朔迷离。这种突然的揭露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也使得读者对这个女子的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诗句二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其中,“倾国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足以倾倒国家,强调了她的美貌之高。而“不负早莺春”则意味着这位女子的美不仅仅停留在外表,而是与春天的生机勃勃相得益彰,展现了她的内在美。这里的“早莺春”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开始和新生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不仅突出了女子的外貌,更强调了她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她内在美的深度。

  • 诗句三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 这句诗通过描绘女子行走时珠饰拖鞋溅起花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又不失生动的画面。同时,“龙钩折桂新”则寓意着这位女子可能刚刚获得了某种荣誉或认可,桂花常在古代文学中象征美好与高贵,因此这个比喻也暗含了对女子未来的美好祝愿。

  • 诗句四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 这句诗中的“使君”指的是尊贵的人物或者官员,而“驻马”则暗示着他停下了马,表示他停下来是为了迎接或问候某人。这里所说的“侍中人”可能是某个地位显赫的人物,如皇帝的近臣或其他高官。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礼仪规矩。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美丽女子的赞美,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身份、美、权力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无论是通过美丽的外表还是内在的美德,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