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
纵横流转润一身,到头不出于神水。
神水难言识者稀,资生一切由真气。
但知恬淡无思虑,斋戒宁心节言语。
一味醍醐甘露浆,饥渴消除见真素。
他时功满自逍遥,初日炼烹实勤苦。
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
奈何心使闲不得,到此纵擒全在人。
我今苦中苦便苦,木食草衣孤又静。
心知大道不能行,名迹与身为大病。
比如闲处用工夫,争似泰然修大定。
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
不去奔名与逐利,绝了人情总无事。
决烈在人何住滞,在我更教谁制禦。
掀天声价又如何,倚马文章非足贵。
荣华衣食总无心,积玉堆金复何济。
工巧文章与词赋,多能碍却修行路。
恰如薄雾与轻烟,闲傍落花随柳絮。
缥缈幽闲天地间,到了不能成雨露。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修行和生活哲学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本质、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的独特见解。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至真诀:这是诗歌的主题,强调了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

  2. 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肾脏对应着精华,而鼻子则与气息相连。这两句诗描绘了身体各部分与内在精神状态的联系。

  3. 纵横流转润一身,到头不出于神水。:生命的流转如同水流般自然,最终归结于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

  4. 神水难言识者稀,资生一切由真气。:真正的理解难以用言语表达,生命的维持完全依赖于真气(一种抽象的精神能量)。

  5. 但知恬淡无思虑,斋戒宁心节言语。:知道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通过斋戒(禁欲)和心灵上的净化来减少言语的使用。

  6. 一味醍醐甘露浆,饥渴消除见真素。:比喻为一种纯粹的精华,能够消除饥饿和口渴,代表了一种纯净和真实的状态。

  7. 他时功满自逍遥,初日炼烹实勤苦。:当功德达到顶峰时,自然会感到自在和轻松。而这种自由来自于不断的勤奋和努力。

  8. 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尽管在修炼过程中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但关键是要有足够的空闲来养护自己的精神。

  9. 奈何心使闲不得,到此纵擒全在人。:人的心意往往让人无法真正放松,但是一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一切都取决于个人的修为和控制力。

  10. 我今苦中苦便苦,木食草衣孤又静。:经历了生活的困苦后,才能更加体会到内心的平静和孤独的美好。

  11. 心知大道不能行,名迹与身为大病。:虽然追求真理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如果过于追求外在的成就和名声,反而会成为阻碍修行的障碍。

  12. 比如闲处用工夫,争似泰然修大定。:在闲暇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修行可能不如在平静状态下修炼内心更加有效。

  13. 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精神和形体的关系是复杂且难以统一的,而真正重要的是先理解并解决自己的本质问题。

  14. 不去奔名与逐利,绝了人情总无事。:如果远离了名利的追求,那么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会变得无关紧要。

  15. 决烈在人何住滞,在我更教谁制禦。:真正的坚定在于个人的内心,而不是外界的束缚和影响。

  16. 掀天声价又如何,倚马文章非足贵。:拥有巨大的名声和成就并不代表真正的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修养和品质。

  17. 荣华衣食总无心,积玉堆金复何济。: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会让人失去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金钱和财富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幸福。

  18. 工巧文章与词赋,多能碍却修行路。:过度的才华和技艺可能会阻碍修行的道路,因为它们可能会让人沉迷于表面的事物。

  19. 恰如薄雾与轻烟,闲傍落花随柳絮。:生活中的琐事就像薄雾和轻烟一样,它们不会长久地存在,只是静静地陪伴着我们。

  20. 缥缈幽闲天地间,到了不能成雨露。:真正的修行是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进行的,它超越了世俗的限制,达到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